洪江水会交流群,洪江水会互动社区
这几天老有人问我,哪里能聊聊洪江古商城的老故事。说来也巧,前两天我在巷口喝茶,正好听见几个外地游客在找本地人打听事情。他们举着手机到处问,就想找个能即时交流的地方。这不,我忽然想起咱们那个洪江水会交流群,要是他们早点儿知道这个群,哪还用这么费劲呢。
说起这个洪江水会互动社区啊,最开始就是几个老洪江人在微信上建的小群。那会儿谁能想到,现在居然成了千把人的大本营。记得去年端午节前,群里有个湖南妹子想找洪江老照片,发问不到十分钟,王大爷就把自家相册里珍藏的1958年洪江码头全景图翻出来了。这种效率,在外面哪个平台都难遇上。
这里就像老街坊的客厅
进了这个洪江水会交流群,感觉就像坐在青石板巷子的门槛上跟邻居唠嗑。上周叁晚上,群里热闹得很——李婶在问哪里能买到正宗的洪江血粑鸭,马上有五六个人推荐了自家常去的店;刚搬来洪江居住的年轻人发愁不会说本地话,马上有退休教师开了个线上小课堂。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,特别有我们洪江人那种热乎劲儿。
前两天还有个挺感动的事。张老板的民宿需要改造,在群里发了张老宅梁架的照片。结果七嘴八舌讨论开来,做木工的陈师傅直接上门帮忙看了榫卯结构,教历史的刘老师还翻出了当年洪江商帮建造这类民居的老规矩。你说现在去哪儿找这样实打实的帮助?
其实这个洪江水会互动社区最让我喜欢的,是它保留了很多正在消失的老传统。上个月群里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,二十多个人跟着八十岁的赵奶奶学做洪江柚子糖。从选料、熬糖到拉白,每个步骤都拍成小视频发在群里。现在这些视频都成了大家的宝贝,时不时还有人照着做呢。
不过要说最实用的,还是群里那种即时互助的功能。昨天下午刘姐家水管爆了,在群里喊了一声,不到十分钟就有人推来了水电工周师傅的电话。周师傅也是群成员,二话不说骑着电动车就赶过去了。这种事在咱们洪江水会交流群里太常见了,谁家需要帮忙,在群里说一声准有人回应。
有时候我觉得,这个群就像过去的洪江会馆,只不过从线下搬到了线上。新来的朋友能找到归属感,老住户们也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。前两天还有个从深圳回来的年轻人,靠着群里的信息,很快就在洪江找到了满意的出租房和合适的工作。
现在每天打开手机,我总会先看看群里又聊了什么新鲜事。可能是有人拍到了晨雾中的洪江古建筑,可能是找到了失传多年的洪江民歌谱,也可能是大家在讨论怎么把洪江的旅游资源推广得更好。这个洪江水会互动社区啊,慢慢成了我们生活中挺重要的一部分。
要是你也对洪江感兴趣,无论是想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,还是打算来旅游居住,都不妨来这个洪江水会交流群看看。这里没有死板的规矩,只有一群真心热爱这座古城的人。说不定哪天,你也会在这里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