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新茶论坛,临江新茶品鉴交流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32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春日的临江总是格外热闹,江风裹着茶香拂过青石板路,整座小城都浸润在氤氲的水汽与清新的草木气息里。这时候,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临江新茶论坛了。说来也巧,今年论坛正好和本地的品鉴会撞在同一周,这可真让爱茶的人捡了个大便宜。

早上九点刚过,临江会展中心门口就排起了长队。穿麻布衫的老茶客挎着自家紫砂壶,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,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好奇地张望——这场面,倒像是提前过起了什么节日。

茶香里的相遇

走进会场,那股子熟悉的茶香更浓了。左边展台摆着今年头采的明前龙井,茶农正捏着一撮茶叶给人看:“您瞧这形貌,一芽一叶,标准的‘雀舌’。”右边桌上铺着靛蓝扎染布,上面整齐排列着白瓷盖碗,里面泡着不同山场的毛峰。我凑近闻了闻,高海拔的茶带着清冽的花香,低海拔的则更醇厚些。

在临江新茶论坛的主会场,几位老师傅的现场炒茶表演围了里叁层外叁层。铁锅温度控制得恰到好处,嫩绿的茶青在老师傅手掌间翻飞,渐渐收紧、成型。有人小声问:“现在不是都用机器炒茶了吗?”老师傅头也不抬:“机器能做形,做不出魂。就像写字,印刷体再工整,也比不上手写的那股气韵。”

这话让我愣了下。是啊,我们总在追求效率,可有些东西,真的快不得。

品出来的门道

下午的临江新茶品鉴交流会更是热闹。长条桌上摆了二十多种新茶,每款旁边都放着审评杯和品茗杯。负责引导的茶艺师笑着说:“慢慢喝,别着急。好茶像好书,得细细读。”

我端起一杯今年的碧螺春,先观其色——清亮透绿;再闻其香——果香里夹着丝丝甜;最后小啜一口,让茶汤在舌尖打转。起初是淡淡的鲜,随后泛起微苦,咽下后喉底竟浮起一抹兰花香。这滋味的变化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泡的茶,也是这般层层迭迭的。

邻座的大姐主动搭话:“我每年都来,就为了这几口新茶。你说怪不怪,同样的品种,每年喝起来都不一样——就像每年的春天,也从来不会重复。”

这话说得真妙。茶喝的不只是味道,还有那一去不返的时光啊。

茶农老陈的摊位前人渐渐多了起来。他的茶园在临江西侧的半山腰,云雾缭绕,土质特殊。“我坚持人工除草,虽然费工,但茶树会长得更有劲儿。”他泡了一壶自家的野茶,汤色金黄透亮,“喝茶的人能尝出这份用心。”

确实,这杯茶里能喝出山间的雾气,能喝出清晨的露水,能喝出制茶人的耐心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年代,还有人愿意慢下来,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这本身就让人感动。

夕阳西下时,论坛临近尾声。我捧着好几包新买的茶叶准备离开,回头望了一眼——会展中心里,人们还在叁叁两两地交流着,交换联系方式,约定明年再见。空气中弥漫的茶香,似乎比早上更醇厚了。

走出大门,江风拂面,带着湿润的水汽。我想,临江新茶论坛最打动人的,不只是那些好茶,更是这群因茶相聚的人。他们让这片古老的树叶,在现代生活中依然焕发着生机。而这杯春茶的滋味,大概会留在记忆里,直到明年新茶飘香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