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南阳男人常去的小巷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5:11:48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

傍晚五点半,老陈把电动车往梧桐树下一靠,钥匙串在裤腰带上叮当作响。他掀开那面印着“公用电话”字样的旧布帘,巷子里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。剃头师傅阿明的推子正在客人后颈嗡嗡作响,隔壁修鞋摊的老周举起锤子敲打着皮鞋后跟,那声音脆生生的,和远处油锅里滋啦作响的声响混成一片。

这条藏在建设路后面的巷子,宽不过叁米,长度也就百来步,可要是傍晚时分过来,十个南阳男人里至少有六个能在这儿碰上熟人。老张端着搪瓷缸子坐在杂货店门口,看见老陈就扬了扬下巴:“今天来得晚啊,卤肉都快卖完了。”老陈嘿嘿一笑,径直走向第叁个摊位,那里挂着块手写招牌——“老刘酱肉”。

叁十年前,这条巷子还叫民主胡同。那会儿老陈还是小陈,刚进棉纺厂当学徒,下班总爱来这儿转悠。卖酱肉的老刘那时还是个精壮汉子,现在切肉的手已经有些抖了,可味道从来没变过。老陈站在摊前,看着老刘把酱红色的肘子从锅里捞出来,那股混合着八角、桂皮的肉香,能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。

“要肥一点的。”老陈说着,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。老刘刀起刀落,薄薄的肉片整整齐齐码在油纸上,又舀了一勺酱汁浇上去。这酱汁是老刘家的秘方,稠稠的,带着琥珀色的光泽。

巷子中间有排石凳,不知被多少人坐得光滑发亮。老陈端着酱肉坐下,隔壁修表铺的老王很自然地凑过来,也不用筷子,直接用手捏起一片放进嘴里。“嗯,今天这肉入味。”老王眯着眼睛嚼着,顺手从兜里掏出个小酒壶。俩人你一片我一片,就着二两白酒,话匣子就打开了。

从儿子高考填报志愿,到最近猪肉涨价,再到白河边上新修的步道,都是他们闲聊的内容。在这儿说话不用藏着掖着,高兴了就哈哈大笑,烦心了就骂骂咧咧。老陈上周和老婆闹别扭,在这儿坐了半个钟头,听几个老哥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导,回家时气就消了大半。

巷子尽头有个修车摊,老板大李正给自行车补胎。他手上忙着,耳朵却听着老陈他们聊天,偶尔插上一两句。大李在这条巷子修了二十年车,见证了太多变化。他说以前这条巷子都是青石板路,下雨天会溅起水花,现在铺了水泥,虽然平整,却少了点味道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。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灯,而是昏黄的、温暖的光。老陈起身准备回家,路过剃头摊时,阿明正在收拾工具。“明天来刮个脸?”阿明问。老陈摸摸下巴,点点头。在这条南阳男人常去的小巷子里,连剃头都是提前约好的,不用多说什么。

巷口卖烧饼的小推车开始生火,面饼贴在炉壁上的声音噼啪作响。老陈推着电动车走出巷子,回头看了一眼。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就像老南阳的一个缩影,不张扬,却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。明天傍晚,他还会准时出现在这里,就像过去的叁十年一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