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东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邻近站点弄堂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2:53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外的另一种风景

每次路过启东火车站,总能看见那条紧挨着广场的小巷子。它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待在气派站楼的旁边,像是个不太合群的远房亲戚。大路上人来人往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,很少有人会特意朝那边多看一眼。可你要是站在这儿久了,或者碰巧从巷口经过,总能听到些零碎的对话,内容绕不开那几个字——“200块钱一次”。

这价格说出来轻飘飘的,却好像成了这条巷子里某种心照不宣的暗号。有提着工具包的中年汉子蹲在墙角抽烟,偶尔抬眼打量路过的人;也有穿着旧工装的女人,叁叁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家常,那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讨论今天菜市场的青菜多少钱一斤。他们的工作内容没人会大声嚷嚷,无非是些零碎的体力活——帮忙搬点重物,指个路,或者看管一会儿行李,都是些站台里穿制服的人可能顾不上搭理的小事。

往东边走个十来分钟,绕过两个路口,还有个不太起眼的公交枢纽。那里的人管类似的地方叫“弄堂”,听着比“小巷子”更窄巴些。有个常在这片等生意的老师傅跟我搭过话,他撩起汗衫擦了把脸,说:“这儿便宜,200元一回就成。火车站那边人多,可我们这儿等得久些,总能碰上几个需要帮把手的。”

他这话说得实在。确实,在邻近站点弄堂200元一回就能找到人搭把手,对很多舍不得花大钱请搬运工的人来说,算是解了燃眉之急。我见过一个年轻学生,守着两个比他个头还大的编织袋在弄堂口张望,最后就是找了这么个师傅。两人吭哧吭哧地把行李弄上叁轮车,那学生明显松了口气,从钱包里仔细数出几张钞票。

你说他们为什么不去找正规公司呢?嗨,这问题我也琢磨过。有时候吧,不是钱多钱少的事,而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习惯。就像城里人习惯用手机软件叫车,可在这老城区,好些人还是觉得站在路边招手来的出租车更踏实。这种面对面的交易,少了层隔阂,多了点人情味,虽然这“人情”也就值那200块钱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活计也看天吃饭。碰上雨天或者淡季,可能蹲上大半天也接不到一单。有个大姐倒是想得开,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说: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能赚几个是几个呗。总比打牌输掉强。”她手上那针线活做得仔细,像是在缝补些别的什么。

黄昏时分,火车站广场亮起灯,那条小巷子就慢慢隐进暗影里去了。而那些在邻近站点讨生活的人,也陆续推着自行车、叁轮车,叁叁两两地散去。他们明天大概还会出现在这里,或者别的什么类似的角落,继续用那200块钱一次的价格,交换着生活需要的种种。这价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刚够在菜市场割两斤肉,再买包还不错的烟。

站台里的广播还在响着,提示某趟列车即将检票。而站台外的这些人和事,就像铁轨旁默默生长的野草,没人特意栽培,却也自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某个角落最真实的底色,不耀眼,却结实得很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