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喝茶新茶嫩茶,楚雄品茶新茶鲜叶
楚雄的春天总是带着茶香。清晨雾气还没散尽,茶山上已经窸窸窣窣响起了采茶人的脚步声。这时候的新茶最是难得,芽头嫩得能掐出水来,老茶客们都盯着这个时令呢。
记得去年在哀牢山脚下,遇到一位正在炒茶的白族阿姐。她徒手在铁锅里翻炒新采的鲜叶,茶香混着青草气直往鼻子里钻。“这时候的茶青最娇贵,”她边说边抖动手腕,“火候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。”看着她掌心起落间,嫩绿的茶芽渐渐蜷曲成螺形,突然明白为什么当地人总说“春茶贵如金”。
新茶的滋味要细品
第一次喝明前茶是在楚雄周边的农家小院。主人用玻璃杯冲泡,看着茶叶在沸水里慢慢舒展,像是把整个春天都泡开了。茶汤入口清冽,带着淡淡的板栗香,后味还有丝丝甜意。同行的老伯咂着嘴说:“这口鲜灵劲儿,存到谷雨就淡咯。”
现在城里茶楼也讲究现炒现卖。上周去的茶庄,老板特意展示刚到的茶青,叶片上还沾着晨露。他说识货的客人就爱这份新鲜,有人甚至专程开车来守着制茶。确实,看着茶叶从摊晾到杀青,再亲手泡一壶,那种满足感不是买成品能比的。
茶农老赵告诉我个诀窍:判断新茶好不好,要看茶毫。他捏起一撮毛茸茸的干茶说:“这些白毫越多,说明采摘时节越早。”说着把茶叶撒进盖碗,冲水时茶毫随着水旋上下翻飞,像飘了层细雪。
不过新鲜归新鲜,新茶也不是越嫩越好。太嫩的茶青反而滋味单薄,要等它长足叁天以上的阳光雨露。这就跟做人似的,总要经历些风雨才更有味道。
最近发现年轻人也爱上这种原生态的茶事。古镇新开的茶空间里,常见穿着汉服的姑娘摆弄茶具。她们管这叫“茶系生活”,倒是让古老的饮茶方式多了几分时髦气息。
黄昏时分的茶山最好看。夕阳给整片茶园镀上金边,采茶人挎着竹篓往山下走。空气里飘着茶香,混着炊烟的味道。这样的场景,让人想起陆羽《茶经》里说的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”。
其实喝茶这件事,说到底喝的是心境。无论是讲究的茶道仪式,还是随手抓把茶叶丢进大茶缸,重要的是那份闲适自在。就像楚雄街边老茶馆里总飘着的那股烟火气,茶杯里晃着的都是市井人生。
下次你若来楚雄,记得找个临窗的茶座。看云卷云舒,品新茶嫩茶,让时光在茶香里慢下来。这大概就是生活本该有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