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溪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附近弄堂200块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32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子口的吆喝声

傍晚五点半,兰溪火车站的大钟敲响时,老陈正往墙上挂那块写着“住宿60元”的木板。火车轰鸣着进站,人潮从出站口涌出来,像涨潮时的江水。他这家旅馆开在巷子口,正对着车站广场,占尽了地利。

“老板,住店吗?有热水!”老陈对每个路过的人吆喝着。就在这时,旁边传来一个压得很低的声音:“小巷子,200元一次。”老陈皱了皱眉,看见一个瘦削的年轻人正拦着一位刚下火车的中年男人说话。那男人摆摆手,拖着行李箱匆匆走了。

这话老陈太熟悉了。自从去年火车站翻新后,周边的小巷子就多了些这样的人。他们说的“200元一次”,指的是提供临时住宿,条件嘛,就是民房隔出来的小单间,连窗户都没有。老陈叹了口气,继续挂他的木板。

两个世界

说真的,老陈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他的旅馆虽然旧了点,但营业执照、消防设备一应俱全,房间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。可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民房,连个正规手续都没有,就敢做生意。更让他想不通的是,明明他的旅馆才收60块一晚,怎么还有人愿意花200块去住那些条件更差的地方?

“这你就不懂了吧,”隔壁小卖部的老王靠在柜台上说,“那些人说的‘住宿’,可不光是睡觉那么简单。”老王压低了声音,“他们提供的是‘全套服务’,你懂的。”老陈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200块里,还藏着别的内容。

正说着,又一趟火车到站了。人群分流成两拨:一拨朝老陈这样的正规旅馆走来,另一拨则被那些低声吆喝的人带进了巷子深处。明明是同一个火车站出来的人,却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巷子深处

有天晚上,老陈收摊晚了些,恰好碰见之前那个瘦削的年轻人带着一位客人往巷子里走。那位客人看起来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工,背着个大编织袋,脚步有些犹豫。“放心吧大哥,就在前面,干净又舒服。”年轻人说着,朝巷子深处指了指。

老陈认得那条巷子。窄得很,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,两边的墙壁长满了青苔,地上总是湿漉漉的。最里头那栋叁层民房,窗户都用报纸糊着,偶尔能看见几个模糊的人影在晃动。这样的地方,真的能住人吗?老陈摇摇头,锁好店门回家了。

第二天清晨,老陈来开店时,又看见那位农民工从巷子里出来,满脸疲惫,不停地打着哈欠。他走到老陈店门口,犹豫了一下,问道:“老板,您这儿住宿多少钱?”老陈告诉他60块一晚,那人愣了愣,小声嘀咕:“咋差这么多……”

另一种选择

“其实我也不想去那种地方,”农民工坐在老陈店门口的凳子上,掏出一根烟,“可我刚下火车,那人就说附近弄堂200块一回,我还以为都这个价呢。”他吐了个烟圈,摇摇头,“那屋子小得转不开身,被子都是潮的,隔壁说话听得一清二楚。这200花得,真不值。”

老陈给他倒了杯热水:“以后还是来正规旅馆吧,起码安全。”农民工点点头,又叹了口气:“可是老板,像我们这种打工的,有时候真的分不清哪些是正规的,哪些不是。一出火车站,到处都是拉客的,脑袋都晕了。”

这话说得老陈心里一动。他想起这些年在火车站看到的种种:有人被带去那些小巷子后,钱包被偷了;有人住了一晚,第二天病倒了;还有人因为住在那种地方,被警察查房时一并带走了。这些事,好像都跟“附近弄堂200块一回”这样的吆喝有关。

黄昏时分,又一列火车进站了。老陈站在店门口,看着那个瘦削的年轻人又在用同样的说辞拉客。这次,他拦住了一位看起来像是学生的年轻人。“小巷子,200元一次。”年轻人低声说着,眼睛却瞟着别处。

那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摇摇头,径直朝老陈的旅馆走来。“请问还有房间吗?”他问道。老陈点点头,领他去看房间。路过窗户时,能看见巷子口那个拉客的年轻人还在不停地寻找下一个目标,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蜘蛛,在自己的网上等待。

夜幕降临,火车站广场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巷子深处的民房也亮起了几盏昏暗的灯,在夜色中若隐若现。老陈站在店门口,看着这个他守了二十年的火车站,心里想着:明天,会不会有人因为选择了“小巷子200元一次”而后悔?这个问题的答案,恐怕只有那些深不见底的巷子才知道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