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崃爱情一条街,浪漫街巷情缘路
这条街其实不算长,从东头走到西头,慢悠悠地晃荡也就十来分钟。可奇怪的是,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说,走着走着,脚步就不自觉地慢了下来。青石板路面被岁月磨得温润,两侧老房子的飞檐翘角在晨光里勾勒出柔和的轮廓,连吹过巷子的风都带着说不清的缠绵劲儿。
我是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真正注意到这条街的特别之处的。当时正巧躲雨,便钻进街角那家叫“相思扣”的茶馆。老板娘边给我泡茉莉花茶边说:“你晓得为啥大家管这儿叫爱情一条街不?早些年啊,这条街上有对老夫妻,开了六十年的灯笼铺。老爷子每年七夕都在店铺屋檐下挂一盏新做的红灯笼,说是给迷路的喜鹊照个亮,好让牛郎织女早点相会。”她指着窗外被雨丝浸润的青瓦,“后来铺子不在了,可这条街好像把那些细水长流的故事都留下来了。”
转角遇到的不只是风景
顺着茶馆往西走,你会发现在邛崃爱情一条街,每个转角都藏着巧思。有对年轻情侣在墙根种了爬藤月季,春天的时候,整面墙都漾着粉色的波浪。卖糖画的大叔总能即兴画出相依相偎的鸟儿,糖丝在他手里那么一转一绕,就成了艺术品。最妙的是那些藏在檐下的木雕——不是龙凤呈祥的传统图案,而是两只依偎的猫,或并蒂而开的芙蓉花,要是不仔细看,很容易就从眼前溜走了。
我在那面着名的“同心锁”墙前站了一会儿。其实这面墙原本就是普通的老墙,因为砖缝比较深,不知从哪天起,开始有情侣把写着心愿的木牌塞进砖缝。如今整面墙都是小小的木牌,风过时轻轻相碰,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,像无数个秘密在低语。旁边有个女孩正踮着脚往高处塞木牌,她男朋友在下面扶着她的腰,两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。这种质朴的浪漫,比那些刻意打造的景点动人多了。
说来也怪,走在浪漫街巷情缘路上,连空气都变得不太一样。不是那种甜腻腻的感觉,更像是午后阳光晒过的棉被,暖烘烘的,让人想坐下来发会儿呆。我注意到不少老人家也爱来这儿,他们就坐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,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人,眼神里有种“我都懂”的温柔。
老手艺里的新故事
街尾有家竹编作坊,老师傅的手艺是祖传的。他最近开始编一种特别的作品——把夫妻二人的姓氏编成图案,再做成灯罩。“来定做的好多都是结婚多年的夫妻,”老师傅一边劈竹篾一边说,“他们说这比买现成的礼物有意思。”他店里还挂着一对鸳鸯造型的竹灯,那是他给结婚四十年的老伴编的。
夜幕初垂时,我又回到了这条街。灯笼次第亮起,不是那种刺眼的霓虹,而是暖暖的黄光,把整条街照得如同一个温柔的梦境。有对白发老人牵手走过,他们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,慢慢地融在一起。我突然明白了,为什么这条街能成为人们口中的浪漫街巷情缘路——它不刻意煽情,只是静静地见证着日常里最珍贵的相伴。
离开时经过那家茶馆,雨已经停了。老板娘正在门口收伞,看见我便笑了笑:“下次和喜欢的人一起来吧,这条街啊,两个人走更有味道。”我回头望去,灯笼的光晕在湿漉漉的石板上荡漾开,整条街仿佛在轻轻呼吸。那些藏在砖缝里的愿望,刻在木雕里的誓言,还有寻常日子里积攒的温柔,都让这条不过百米的小街,成了许多人心中无法替代的邛崃爱情一条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