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100一晚同城约茶,成都同城约茶百元一晚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火的话题,“成都100一晚同城约茶”,乍一看还以为是新开的茶馆搞促销。后来跟老成都的街坊聊起来才恍然大悟,这说的可不是简单喝茶的事儿。
记得那天在宽窄巷子碰到个摆摊的嬢嬢,她一边编着竹编一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说的‘约茶’,跟我们那会儿在人民公园掏耳朵、摆龙门阵可不一样咯。”她手里的竹篾上下翻飞,“以前叁块钱能在鹤鸣茶馆坐一下午,现在啊...”她顿了顿,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百元背后的市井烟火
我沿着锦江边走边想,这成都同城约茶百元一晚,倒像是这座城市特有的生活智慧。100块钱在春熙路可能就够买两杯奶茶,但在有些老小区附近,还真能找到些有意思的去处。比如建设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麻将馆,晚上老板娘会给常客泡茉莉花茶;还有九眼桥那边有些小酒馆,点杯啤酒就能听驻唱唱整晚。
不过要说真正的成都同城约茶,还得往老巷子里钻。上周路过玉林小区,看见个亮着暖黄灯光的小院,几个年轻人围坐在石桌前,茶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穿汉服的姑娘正在教大家茶道,旁边的男生在弹尤克里里。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,确实让人想起小时候邻居串门的光景。
其实在成都,很多这样的聚会都是临时起意。微信群里喊一声“今晚哪个过来喝茶”,不一会儿就能凑齐一桌。带来的可能是自家做的叶儿粑,可能是刚摘的枇杷,最重要的还是那份愿意坐下来慢慢聊天的闲情。
有回在下莲池街遇到个开民宿的老板,他把天台改成了茶座。“很多人专门来找这种成都100一晚同城约茶的体验,”他边沏茶边说,“不是图便宜,是想找找老成都那种人情味。”月光洒在盖碗茶上,楼下传来隐约的麻将声,确实比在网红打卡点人挤人舒服多了。
现在这种聚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了。有的会在茶歇时放露天电影,有的会组织读书分享,还有人带着自家宠物一起来。我见过最特别的是在望江楼公园里,一群年轻人边喝茶边写生,画完了互相点评,倒是把“以茶会友”的老传统玩出了新花样。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百元茶局都那么文艺。记得有次被朋友拉去参加个“茶叶盲品会”,组织者准备了五六种不同价位的茶叶让大家猜。最贵的居然没猜对,反而最便宜的那种茉莉花茶获得了满堂彩。这事让我琢磨了好久,也许喝茶这件事,本来就是适口为珍吧。
话说回来,现在想找到靠谱的成都同城约茶百元一晚活动,还真得费点心思。有些打着这个旗号的,实际上就是普通的茶话会;有些则确实能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。关键是要擦亮眼睛,最好通过熟人介绍,或者选那些有固定场所的长期活动。
最近天气转凉,倒是更适合约茶了。热茶捧在手里,新老朋友围坐聊天,从工作烦恼聊到生活趣事,从城南房价聊到城西新开的面馆。这种接地气的温暖,或许就是成都人能把百元茶会办得风生水起的秘诀。
昨晚上又看到群里在组织周末茶会,这次主题是“带一本闲置书籍来交换”。我翻了翻书架,挑了本没看完的小说,心想这次去能不能淘到本有意思的书倒是次要,主要是想去听听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