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茶香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44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阳光斜斜地洒在石板路上,把青灰色的路面染成暖金色。刚过四点半,泸州女子学院的下课铃声隐约从围墙里飘出来。我习惯性地拐进后街,那家叫"茶言观舍"的小茶馆刚挂出营业的木板。

老板娘林姐正提着水壶给窗台的茉莉花浇水,见到我就笑了:"今天来得正好,刚到的蒙顶甘露。"

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这个位置能看到整条后街——卖糖炒栗子的大爷慢悠悠地翻动着铁锅,文具店的老板娘在教女儿写作业,几个女生说说笑笑地挤进奶茶店。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巷,藏着这所学院最生动的日常。

茶香里的闲适时光

林姐端来茶具,白瓷盖碗里飘出清幽的香气。"看你常来,都成我们这儿的活招牌了。"她打趣道,顺手把窗帘往下拉了拉,挡住有些刺眼的夕阳。

我掀开碗盖,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。说真的,在泸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,早已不只是为了解渴。这里的节奏总是恰到好处——不会太吵,也不会太静。偶尔有熟客推门进来,和林姐聊上几句家常;窗外飘来刚出炉的鸡蛋糕的香味;隔壁桌的女生在讨论下周的社团活动……这些细碎的声音和茶香混在一起,莫名让人安心。

记得有次碰到下雨,茶馆里挤进来好几个没带伞的女生。林姐二话不说,把备用的椅子都搬出来,还给每人送了杯热茶。那天下午,原本陌生的人们竟然聊开了,从专业课聊到喜欢的歌手,最后还建了个微信群。现在偶尔还能在茶馆碰到那几个姑娘,见了面都会笑着打招呼。

这种不经意间的温暖,大概就是这条后街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
常来的王阿姨说过一句挺在理的话:"在这儿喝茶,喝的是个人情味儿。"她退休后每天下午都来,就点最便宜的飘雪,却能坐上一整个下午。她说喜欢看这些年轻姑娘们朝气蓬勃的样子,让她想起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光。

有时候我会想,为什么偏偏是这条不起眼的后街,这些普通的茶馆,能让人这么留恋?也许正因为这里从不想着要成为什么特别的地方,只是自然而然地长成了师生们需要的样子——一个可以短暂歇脚、说说心里话的角落。

天色渐暗,后街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我喝完最后一口茶,茶叶在杯底聚成浅浅的绿。推门出去时,晚风带着桂花香拂面而来。这条寻常的巷子,明天依然会飘着茶香,等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