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中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巴中地区学生约百人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53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巴中的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大家在讨论一件事。有人说“巴中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,也有人传“巴中地区学生约百人叁小时”。这事儿听着挺新鲜的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我琢磨着,该不会是哪个学校组织了什么特别的活动吧?

带着这份好奇,我特意打听了一下。原来啊,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。上周末,在巴中城郊的一个生态农场里,确实聚集了差不多百来个学生。他们不是来游山玩水的,而是参加一个很有意思的实践活动。

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事体验

那天上午九点刚过,农场门口就热闹起来了。学生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校服,背着水壶,叁叁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。我注意到,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小本子,时不时地写写画画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跟我说,这是学校组织的“自然课堂”,要记录观察心得。

农场负责人老王乐呵呵地迎上来:“这些孩子可积极了,说是要体验叁个小时的农耕生活。我们安排了掰玉米、喂小鸡,还有认识农作物这些活动。”说着,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玉米地,“你看,那边已经开始干活了。”

说实话,看着孩子们在田里忙碌的身影,我觉得特别有意思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特别认真,非要问清楚玉米该怎么掰才不会伤到植株。旁边的老农耐心地教她,怎么握住玉米棒子,怎么轻轻一扭。她试了几次,终于成功掰下第一个玉米,高兴得直跳。

在鸡舍那边更是热闹。孩子们刚开始有点怕,都不敢靠近。后来在饲养员的鼓励下,慢慢试着把谷粒撒给小鸡。有个胆大的男生甚至还摸了摸小鸡的羽毛,引得其他同学羡慕不已。

这叁个小时里,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。有个学生跟我说:“以前总觉得粮食来得容易,今天才知道,原来每一个玉米都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。”

这样的实践活动,据说在巴中附近的学校越来越受欢迎。既能让学生们走出教室,又能学到实用的生活技能,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。

不过组织这样的活动可真不容易。学校的李老师告诉我,光是前期准备就花了半个月时间。“要确保安全,又要让活动有意义,还得控制在叁个小时左右,确实要费不少心思。”她说,“但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,再累也值得。”

现在想想,“巴中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这个说法,其实挺准确地描述了这次活动的特点。地点在巴中周边,参与的学生大约百人,活动时长叁小时左右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确实比单纯在教室里上课要有意思得多。

看着夕阳下孩子们满载而归的身影,我不禁在想:这样的实践活动,或许正是现在学生们最需要的。既能亲近大自然,又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,最重要的是,这叁个小时的经历,可能会成为他们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