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皋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巷见闻
傍晚时分的车站街景
夕阳把如皋火车站的玻璃幕墙染成橘红色,我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口,顺着人流往西边的小巷子溜达。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香樟树都快挨到一起了。卖葱油饼的摊子冒着热气,有个系围裙的大婶正和买饼的熟客唠嗑:"今天最后一锅啦,儿子放学等着吃饭呢。"
再往前是个老式理发店,红白蓝叁色灯筒慢悠悠转着。老师傅在给一位大爷修面,热毛巾敷在脸上,大爷满足地叹口气。巷子口的水果摊摆得满满当当,老板娘边削菠萝边招呼:"本地草莓甜得很,尝一个不要钱!"这如皋火车站附近的街巷,就像刚出笼的馒头,冒着鲜活的热气。
有个骑叁轮车的大哥停下来擦汗,车斗里堆着快递包裹。我问他这附近晚上安不安全,他咧嘴一笑:"有啥不安全的?你看前面那家便利店,开到凌晨两点,老板娘认得整条街的夜班司机。"
巷子深处的市井人生
转过弯瞧见个修鞋摊,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正给高跟鞋换鞋跟。旁边等待的姑娘盯着手机屏幕笑,估计在和对象发消息。修鞋摊后面是家裁缝铺,墙上挂满成衣,有个阿姨在试新做的旗袍,对着镜子左转右转。
要说如皋火车站附近最热闹的,还得数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。还没到饭点,门口已经排起小队。穿铁路制服的青年钻进来:"老规矩,青椒肉丝面加蛋!"厨房里颠勺声滋啦作响,香味飘得满街都是。老板娘端着面碗穿梭,顺便往窗外张望:"王师傅,你家狗又来找食啦!"
路灯次第亮起时,我注意到巷子南头有群人在跳广场舞。音响放着《最炫民族风》,领舞的阿姨动作特别带劲。卖糖炒栗子的大叔把推车停在舞队旁边,既做了生意又不耽误看热闹。这种如皋火车站附近的日常景象,比什么旅游宣传片都来得真实。
在巷子拐角碰到个卖茉莉花手串的老奶奶,五块钱一串。她说自己就住在铁路宿舍,儿女都在外地。"闻着花香睡觉,比啥熏香都强。"我买了两串,她非要多送个小香包。这类发生在如皋火车站附近的温暖小事,让人想起老家街坊的人情味。
往回走时路过社区小广场,下棋的大爷们战况正酣。观战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:"跳马呀!他炮要打你车!"有个穿校服的男孩坐在花坛边背英语,看来是放学没回家直接来了这儿。车站钟楼敲响七点钟,各种声音交织成独特的韵律。
站在天桥上看出去,火车站广场华灯初上,出租车排成长龙。而背后这些街巷依然从容,菜市场的卷帘门哗啦啦落下,网吧的霓虹灯开始闪烁,澡堂门口飘出沐浴露的香气。这片如皋火车站附近的区域,既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匆忙,也安放着市井生活的踏实。往巷子深处再走几步,还能听见谁家电视在放天气预报:"明天晴转多云,东南风叁到四级...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