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学院外援女,萍院外援女生风采
走进萍乡学院的篮球场,总能看见几个特别的身影。她们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,却总在课余时间跟着校队训练。运球、突破、上篮,动作干净利落,场边不时响起叫好声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,这些女生大多来自外语学院和文学院。中文系大二的小王一边擦汗一边说:“高中就是校队主力,实在舍不得放下篮球。没想到大学里还能继续打球,教练还让我们跟着训练。”
不一样的校园生活
下午四点半,外语学院的李同学匆匆收拾课本。“得去训练了,”她笑着整理书包,“晚上还要准备专四考试。”像她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,既要完成本专业课程,又要参加体育训练。问她们累不累,得到的回答往往是:“确实累,但值得。”
训练场上,她们和体育生一起进行着相同的训练内容。运球绕桩、定点投篮、战术跑位,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。场边放着书包和水壶,偶尔能看见露出半截的英语单词本。
“最开始确实不适应,”来自数学系的张同学回忆,“第一次参加正式训练后,胳膊都抬不起来。但现在反而觉得,运动完后学习效率更高了。”
赛场上的亮眼表现
在上个月的大学生篮球联赛中,这支特别的队伍让人眼前一亮。面对专业体育院校的对手,她们毫不怯场。第叁节比分落后的关键时刻,正是外语学院学生的关键叁分球,扭转了比赛局势。
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掌声。很多同学举着手机记录比赛,有人在校园论坛发帖:“我们学校的女生太帅了!”这条帖子获得了上百个点赞。
比赛结束后,队员们互相击掌庆祝。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落败,但她们的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。对方教练特意走过来称赞:“你们的团队配合很出色。”
这些萍乡学院外援女的加入,确实给校队带来了新的活力。她们的课业压力不小,但每次训练都准时到场。用她们自己的话说:“既然选择了,就要坚持到底。”
训练间隙,她们会互相抽查专业课知识点。外语系同学纠正发音,理科生帮忙解题,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氛围。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,也延续到了赛场之下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普通专业女生开始关注校队。每次训练,场边都会多几个观摩的同学。有人带着笔记本,认真记录着动作要领;有人跃跃欲试,想要加入这个特别的集体。
夕阳西下,训练场的灯光陆续亮起。队员们收拾好器材,叁叁两两地往食堂走去。她们讨论着刚才的训练,也聊着明天的课程。这样充实而多彩的大学生活,或许正是青春最好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