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沙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叁小时通话花费八百元
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条消息,说有叁沙的初中生打了个叁小时电话,话费竟然要800块。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这得聊什么国家大事啊?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,现在不都是微信视频吗,谁还打这么贵的电话?
后来问了在当地教书的朋友才明白,这事儿还真不完全是夸张。咱们先看看叁沙在哪里——那是我们国家最南端的城市,大大小小的岛礁散布在南海深处。有些岛上的孩子是在海南本岛读书的,和家人隔着茫茫大海。
海岛通讯的现实困境
你可能要问,现在不是有网络吗?话是这么说,但在远海区域,信号真的时好时坏。海上天气说变就变,碰上大风大浪,网络信号就跟坐过山车似的。有时候急着要和家人说事,电话反而是最可靠的选择。
我那朋友告诉我,有个学生叫小陈,去年台风天的时候,家里渔船迟迟没回港,他守在宿舍打了叁个多小时电话,就为了等一个平安消息。虽然最后家人没事,但那个月的话费单确实让人心疼——不多不少,正好八百块。
这事儿听着离谱,但在海岛生活的人看来,再正常不过了。海上通讯费用高,就像山里人出门要翻山越岭一样,都是地理环境带来的现实问题。
电话两头的牵挂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叁沙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,很多人都会下意识觉得这孩子太不懂事。但你要是深入了解,就会发现每个昂贵电话背后,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。
有个女孩每周都给驻守岛礁的父亲打电话,父亲在气象站工作,经常要值夜班。她说最喜欢听电话里传来的海浪声,那样就像爸爸还在身边。这些通话时间长了,费用自然就上去了。
还有个男孩更让人心疼,父母都在岛上工作,他独自在海口上学。每次考试前都要打个长途电话,就为了听妈妈说句“加油”。你说这通电话值多少钱?在孩子心里,怕是千金不换。
这么看来,学生高价叁小时通话花费八百元虽然听着吓人,但背后都是真实的生活。不是他们不想用便宜的通讯方式,而是在特定环境下,有时候真的没得选。
现在情况其实在慢慢改善。朋友说岛上最近新建了信号塔,部分区域已经能用上稳定的网络了。虽然还没完全覆盖,但至少是个好的开始。相信要不了多久,这些让人咋舌的高额话费故事,就会成为历史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那个打了好几个小时电话等渔船消息的小陈。后来他告诉我,虽然花了那么多钱,但听到电话那头家人安全的声音时,他觉得什么都值了。这可能就是为什么,即便在通讯发达的今天,有些电话依然无可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