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清晨六点半,六盘水市某中学高二学生王明宇端着茉莉花茶走进教室,杯口飘起的热气与晨读声交织在一起。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当地校园里早已司空见惯。
说来也怪,去年学校在每层楼道增设了茶水间,起初大家都觉得多此一举。没想到短短半年,这些飘着茶香的小角落竟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。用班长李雯的话说:“现在课间不去接杯茶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
从陌生到习惯
记得刚开始推广茶饮时,同学们的反应挺有趣的。“这不是老年人喝的嘛?”体育委员张浩第一次拿到茶包时,捏着那包绿油油的叶子直挠头。班主任刘老师倒是不着急,就在教室里摆开茶具,慢悠悠地泡起当地的盘州绿茶。看着茶叶在热水中舒展,教室里渐渐弥漫起清香,同学们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。
说来也怪,自从课桌上多了茶杯,早读课的哈欠声确实少了。隔壁班的陈老师打趣说:“现在走进教室,闻到的不是泡面味,而是茶香,这感觉真不错。”
茶香里的改变
最让老师们意外的是,这个小小的改变带来了连锁反应。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减少了,同学们更愿意围在茶水间交流。高叁(7)班的语文课代表林悦发现,班里浮躁的气氛渐渐沉静下来。“可能这就是茶道的魅力吧,让人不自觉地慢下来。”她说这话时,手里的普洱茶正氤氲着醇厚的香气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有同学自发成立了茶文化社团。上周他们举办的“家乡茶会”上,来自水城县的杨小琳带来了家乡的古树茶,让同学们品尝到了六盘水不同区县的特色茶叶。
教导主任王老师注意到,自从推广茶饮后,校园里垃圾桶里的奶茶杯明显少了。他说这不是强制要求的结果,而是同学们自然而然的选择。“有时候晚自习,看着教室里同学们一边品茶一边专注学习的样子,会觉得这画面特别和谐。”
当然,不是所有同学一开始都能接受茶的味道。高一(3)班的赵磊就笑着说:“我头几次喝茶都要加冰糖,现在反而觉得原汁原味的回甘更迷人。”这种转变发生在很多同学身上,就像成长本身,总是在不经意间完成。
如今在六盘水的这些校园里,茶已经超越了饮料的范畴。它可能是同桌分享的一杯暖茶,也可能是考试前互相鼓励的“加油茶”。这些温热的杯子盛着的,不仅是清香四溢的茶汤,更是青春岁月里独特的记忆。
窗外,六盘水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教室里,茶香与书香交织,学生们在品茶的过程中,似乎也品出了生活的滋味。这大概就是教育的另一种模样——不在课本里,却在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中悄然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