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32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汾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打小就熟悉。小时候跟着奶奶来接过几次亲戚,总能闻到那股子煤灰混着油炸糕的味儿。车站后街的小胡同比前面的大马路有人情味多了,虽然窄得只能过一辆叁轮车,可两边院墙里伸出来的槐树枝子,愣是把整条路遮得凉凉快快的。

巷口修鞋的老张头,在这摆了叁十年摊子。他那补鞋机咔嗒咔嗒的响声,比火车站的大钟还准。“回来啦?”见着熟人他总这么招呼,好像这条巷子是个大家庭。有时候火车鸣着笛轰隆隆进站,他得停下手里的活计等声音过去,这时候就会望着巷子深处发会儿呆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再往里走,王阿姨的早餐铺子到下午就改卖面条了。她那口熬高汤的大锅永远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街坊邻居都认得她那口带着点山西口音的吆喝——“削面好啦!”? 巷子窄,她就在门口支了两张小桌,吃面的人得侧着身子才能过去。可偏偏就是这样,生意反倒格外好,大伙儿说在这儿吃面,能吃出小时候院坝里吃饭的感觉。

春天槐花开的时候,整条巷子都是甜的。住在13号院的李奶奶会拿着长竹竿打槐花,给左邻右舍都送点。这时候你就会发现,这条看着不起眼的小胡同,其实各家各户都连着心呢。谁家孩子考上学了,谁家老人需要照顾了,巷子里的人比亲戚还上心。

前两年听说要拆迁,可把大家急坏了。后来不知道街坊们想了什么法子,这条巷子居然保留了下来。现在想想,大概是因为这条小巷子不光是几间旧房子,它装着好多人的念想。就像老张头说的,火车站天天迎来送往,反倒是他们这条小巷子,帮人们留着那些舍不得丢的东西。

黄昏时分,我又走进这条熟悉的小巷。下班的、放学的都回来了,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响成一片。车站后街的小胡同渐渐热闹起来,家家户户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,把青石板路照得温暖。火车站传来悠长的汽笛声,而巷子里,王阿姨正把最后一份面端给熟客。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,平凡得让人心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