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梁哪个巷子有姑娘,吕梁哪里巷子有女孩
吕梁这片黄土地上,总有些老话题像山沟里的风,时不时就吹进耳朵里。最近常听人念叨“吕梁哪个巷子有姑娘”,还有“吕梁哪里巷子有女孩”这样的疑问。
说真的,第一次听见这问题,我端着茶缸子愣了半晌。巷子里能有啥姑娘?谁家闺女不在屋里帮忙做饭绣花,倒成天在巷子晃悠?后来才咂摸出味儿来——这问的是那些外地来的、站在巷口描眉画眼的年轻女子。
巷子深处的旧门板
老西街背后那条死胡同,青石板裂成了龟背。去年开春,突然多了几扇总关着的木门,白天静悄悄的,太阳落山后才漏出点灯光。有回我抄近路,撞见个穿红袄的姑娘蹲在门槛上剥蒜,见我经过,抬头笑了笑:“大哥,进来坐坐?”那口音带着河北腔,软绵绵的像刚蒸好的糕。
后来才听说,这样的巷子在柳林、离石都有。她们多半是从邻省来的,租着最便宜的老屋,白天睡觉,傍晚才搬个小马扎坐在巷子阴影里。有老光棍揣着钱往那儿钻,也有酒喝多的男人在巷口徘徊。
其实想想,这些姑娘也不容易。去年腊月二十叁祭灶那天,我看见个姑娘蹲在煤炉前烤手,鼻头冻得通红。她盯着跳动的火苗喃喃:“再攒叁个月就回邯郸。”那神情让我想起山崖上啃草根的羊。
麻将馆里的新面孔
建设路那家麻将馆,以前净是搓麻将的老头老太太。不知何时开始,有些年轻姑娘坐在里间穿珠子,说是手工艺品作坊。可她们的手指嫩生生的,倒像刚卸了指甲油。
有次我去找邻居老陈,看见个姑娘在教人用手机下单。老陈悄悄说:“这都是正经姑娘,比巷子里那些强。”可那姑娘教着教着,手就搭到人胳膊上去了。这世道,有些事真说不清。
倒是真有人靠着这些姑娘发了财。街尾王老二把旧院改成出租屋,专租给她们。去年居然盖起了叁层小楼,阳台上养着八哥,见人就喊“欢迎光临”。
夜市拐角的红灯笼
解放街夜市尾巴上,新开了家麻辣烫。老板娘四十来岁,手下带着几个川妹子。白天卖串串,晚上在二楼挂起红灯笼。有熟客喝多了想往楼上钻,老板娘就举着汤勺笑骂:“楼上仓库!再闹给你碗里多加辣!”
这些姑娘比巷子里的精明,会认字算账,有的还在快手开直播。晚上收摊后,她们围在塑料桌前吃宵夜,用家乡话叽叽喳喳,像群归巢的麻雀。
其实要问吕梁哪个巷子有姑娘,倒不如问问这些姑娘从哪来。她们像候鸟,春天来冬天走,在老城的皱纹里留下些胭脂味。巷子还是那些巷子,只是墙上的小广告,从“通下水道”变成了“美容养生”。
有天清晨我扫院子,看见个姑娘拖着行李箱往车站走。露水打湿了她的高跟鞋,在青石板上踩出一串歪歪扭扭的印子。巷口卖豆腐脑的老李头嘟囔:“这是今年走的第叁个喽。”锅里升腾的热气,把那个背影蒸得模模糊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