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火车站有泄火的地方吗,附近有消火去处吗
阳春火车站有泄火的地方吗
昨儿个在贴吧刷到个帖子,楼主怯生生地问了句:"阳春火车站有泄火的地方吗?"后面还跟了几个捂脸的表情。底下有人调侃,也有人认真指路。这问题看着直白,其实藏着不少出门人的难处——舟车劳顿久了,谁不想找个地儿喘口气?
说到"泄火",这词儿挺有意思。在咱老百姓的日常闲聊里,它早就不单指字面意思了。等车等得心头冒火,行李重得浑身燥热,这时候能喝口凉茶、找个按摩椅眯会儿,都算得上是"泄火"。火车站周边啊,最不缺的就是应付这些需求的地儿。
出站口往左拐,过两个红绿灯有家凉茶铺,老板娘熬的雷公根特地道,五块钱一杯,苦是苦点儿,但喝完喉咙那股清凉能窜到胃里。不少跑运输的师傅都是这儿的老主顾,用他们的话说:"比吃降压药还灵。"
要是嫌坐着干等无聊,候车室二楼新开了两家按摩椅。扫码付十块钱就能按一刻钟,虽说比不上专业推拿,但揉揉僵硬的肩膀也挺解乏。上次看见个大叔,按着按着都打鼾了,手机在肚皮上震了半天都没醒。
那些藏在巷子里的消火去处
再往深处走走又是另番光景。火车站后街有家剃头店,老师傅姓陈,剃了四十年头。花二十块不仅能剪发,还送采耳刮脸。躺在那张老式升降椅上,热毛巾往脸上一敷,剃刀在脸上沙沙走过,什么烦心事都跟着碎发掉地上了。常出差的老王说,每回上车前都得来这么一道,比吃安眠药管用。
其实要想快速消火,还有个不花钱的法子——站前广场那片榕树底下永远聚着下象棋的老爷子。拖个行李箱在旁边看半晌,听他们为一步棋吵得面红耳赤,看楚河汉界上车马炮厮杀,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。上周有个小伙儿看着看着竟忘了检票,还是广播喊名字才慌慌张张往站里跑。
说到吃食,火车站斜对面那家煲仔饭最抚凡人心。揭盖时噼啪作响的锅巴,混着腊肠的油脂香,配盅茶树菇老火汤。老板娘见人满头汗进来,总会先递碗冰镇绿豆沙:"天热火气大,降降火再点餐。"这份不经意的好意,比什么山珍海味都来得舒坦。
如今新建的火车站点都讲究配套,别说泄火的地方,连母婴室、商务中心都配齐了。但老站有老站的味道,就像阳春站出口那排凤凰木,六月开花时红艳艳的,过往旅客都爱在树荫下歇脚。或许所谓的消火去处,不过是让奔波的人能安心停驻的角落罢了。
隔壁超市老板说得在理:"现在人哪是真缺那口凉茶?不过是找由头慢下来。"他柜台常备着薄荷糖,见谁面带焦躁就递两颗,生意反而比别家兴旺。这倒让我想起车站书店的趣事——总有人赶车时顺手买本书,结果在车上读得入迷,坐过站又折返回来。
所以下回要是听见有人问"附近有消火去处吗",别急着笑。递瓶冰水也好,指个歇脚的长椅也罢,出门在外的难处,大家都懂。毕竟谁不是在这人间烟火里,慢慢修炼成处变不惊的模样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