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喝茶快餐号,南雄品茗简餐坊
要说咱们南雄人日常最离不开什么,那准是嘴里那口茶香和灶上那碗热乎饭。这不,走在老城解放路上,隔叁差五就能看见“南雄喝茶快餐号”的招牌。红底黄字的老招牌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白,可门口排队的人反倒越来越密了。
掀开半旧的蓝布门帘,那股子熟悉的烟火气就扑了过来。左手边整整齐齐码着六七个白瓷茶壶,茶博士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其间,热水冲进茶碗时激起的茶香,混着右边厨房里刚出锅的梅菜扣肉的咸香,就这么在空气里拧成了一股绳。
一杯早茶开启的清晨
您要是头回来,保准会被这场面弄糊涂——这到底是茶馆还是饭馆?其实啊,南雄人打祖辈起就习惯“茶饭不分家”。清晨六点开门,就有老街坊揣着自家茶叶来占座。服务员也不多问,拎着滚水壶就来续杯。这边喝着今年新摘的本地绿茶,那边从布包里掏出昨夜写好的账本,眯着眼核对数字。等茶过叁巡,才冲着厨房喊声:“老四,照旧!”
厨房里掌勺的刘师傅应声而起,铁锅在灶台上哐当一颠,火苗噌地窜起半尺高。他在这条街做了二十年快餐,最懂老街坊的口味。就说张伯吧,痛风忌口多,每次都要单独留份不加豆豉的蒸排骨;对面裁缝铺的李婶口味重,得特意往她那份小炒肉里多搁半勺辣椒。
这种熟稔的默契,让“南雄品茗简餐坊”不像在做买卖,倒像街坊邻居合伙开的食堂。有时客人买单时发现差两叁块钱,掌柜的挥挥手说“下回带来就成”,可谁都记得第二天准会专门跑来还上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过了早高峰,店里的节奏突然就慢了下来。服务员们聚在门口剥蒜择菜,偶尔和路过买菜的主妇聊两句今天的菜价。茶壶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但已经换成了价格实惠的粗茶。这时候来的多是些散客,点一壶茶配两份点心,能消磨整个上午。
我特别喜欢看王老爷子教外地人品茶。老人家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捏着茶盖,轻轻刮过杯沿:“我们南雄的茶啊,就得这么趁热喝。你看这茶汤颜色,像不像琥珀?”说着把茶杯举到灯光下,那茶汤果然透出温润的光泽。他常说,现在满大街的奶茶店,到底不如这口清茶来得踏实。
厨房在这时候开始准备午市的食材。刘师傅系着围裙在案板前切肉,刀落在砧板上有种特别的韵律。他边切边念叨:“现在的后生仔总觉得‘南雄喝茶快餐号’太老派,可他们不懂,吃饭喝茶这事儿急不得。”确实,比起外卖软件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店铺,这里确实显得朴素。但那份现炒现做的锅气,是再快的快递也送不来的温度。
转角新开的网红茶餐厅我也去过,装修是漂亮,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直到有次在“南雄品茗简餐坊”看见个年轻人,他对着笔记本电脑忙了一上午,临走却认真地把洒在桌上的茶叶渣用手帕包好,说带回去给阳台的茉莉花当肥料。这个动作忽然让我明白,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,改不掉,也不想改。
傍晚时分,夕阳透过木格窗棂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服务员开始往桌上摆辣椒罐,晚市快要开始了。门口又传来熟悉的招呼声:“刘师傅,今天有什么新鲜菜?”铁锅与炒勺的碰撞声再次响起,茶香混着饭香,继续温暖着这条老街的日常。那些坐在店里的人,既是品茶的客人,也是吃饭的家人,这种奇妙的融合,大概就是“南雄喝茶快餐号”最让人留恋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