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建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约附近
最近听说建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这事儿,搞得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。你说现在这网络时代,找个人聊聊天怎么还明码标价了呢?
前两天在小吃店吃饭,听见隔壁桌两个大姐在唠这个。穿花衬衫的那个边刷手机边念叨:“哎你看这张姐发的,建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约附近,现在年轻人可真会玩儿。”
要说这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本来就是个认识新朋友的渠道。我叁叔家孩子在开发区上班,去年还通过这个功能找到羽毛球搭子呢。可现在愣是被有些人搞变味儿了。
这事儿靠谱吗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建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这种消息,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划走。天上哪会掉馅饼啊,真要掉也是铁饼。我哥们老周上个月就差点中招,好在及时反应过来。
老周说那天他加班到晚上十点,打开微信附近的人,好几个头像特别显眼的账号都在发类似信息。有个直接写着“建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约附近”,还配了定位。“当时确实有点心动,但转念一想,正经人谁这么打广告啊。”
后来我们琢磨,这些账号八成都是机器人自动发的。你回复了对方就要你先付款,钱一转过去立马拉黑。要不就是见面后各种额外收费,套路深得很。
其实想想也挺纳闷的,要是正经交友,大大方方聊就是了,干嘛非要标价100块钱一次呢?这个数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,刚好卡在让人犹豫的点儿上。
我在建阳生活这么多年,知道这儿的人均收入水平。100块钱能干嘛?能带家人下顿馆子,能给车加半箱油,能买两斤好茶叶。花在虚拟的“附近的人”上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现在这种建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的信息越来越多了,时不时就能在群里看到。有时候明明屏蔽了,过两天又换个马甲冒出来。
我姑姑家表弟去年刚大学毕业,他说他们年轻人现在看到这种都当笑话看。“谁信谁傻,这不明摆着坑人嘛。”话是这么说,可总有人会好奇尝试。
前两天路过派出所,正好看到他们在做防诈骗宣传。海报上就列着各种网络交友陷阱,虽然没直接写建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约附近,但意思都差不多。
民警小张跟我说,最近确实接到过几起报案,都是通过附近的人功能被骗的。“有的是见面后被要挟加价,有的是根本没见到人钱就没了。”
要说这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本身没问题,错的是那些动歪脑筋的人。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,关键看怎么用。
我认识几个真正通过这个功能交到朋友的人,他们都是正常聊天,慢慢熟悉后才约着见面。而且见面都选在公共场所,奶茶店、书店这些地方,安全又有分寸。
可现在这种明码标价的模式,把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交易。100块钱一次的约定,听着就像在做买卖,哪还有交友的真诚可言?
建阳这么个小城市,从城东到城西不过半小时车程。真要认识新朋友,社区活动、兴趣小组、甚至公园遛弯都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,何必非要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些虚幻的信息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就说,他店里常客都是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认识的。“但我们是正经做生意,加好友是为了通知到货信息,从来不会搞什么100块钱一次。”
可能有人会觉得,花100块钱能快速认识新朋友挺划算。但你想啊,真要靠金钱维系的关系,能有多牢固?今天你付100块,明天对方可能就找别人去了。
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大榕树下乘凉,街坊邻居坐在一起喝茶聊天。那时候认识新朋友多自然啊,哪用得着花钱。
现在科技发达了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远了。还得靠付费才能约到附近的人,想想真是有点讽刺。
要是真心想拓展社交圈,不如参加些线下活动。建阳经常有读书会、徒步群,这些都比虚拟的“100元一次”来得实在。
网络交友不是不行,但得擦亮眼睛。特别是看到建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这种明显带着交易性质的信息,最好多远点儿。
其实很多人也知道不靠谱,就是按捺不住好奇心。这一好奇,可能就要交学费了。
要我说啊,认识新朋友还得回归本真。真诚相待,志趣相投,这比什么都强。花钱买来的,那能叫朋友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