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宁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普宁火车站后巷名称是什么
那天路过普宁火车站,和朋友约在出站口碰面。等人的工夫,我望着车站后方那片老城区,忽然冒出个念头:普宁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呢?说真的,每天从这儿经过的人成千上万,可好像没人特意留心过这个。
正好看见有位老人家在树荫下乘凉,我便凑上前打听。老人家挺健谈,说这条巷子没有正式路牌,附近居民都管它叫“车站后巷”。他眯着眼回忆:“我年轻时这儿就是条土路,通到老供销社。现在巷子窄,车开不进去,倒是清静。”
顺着老人家指的方向走进去,巷子比想象中有趣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侧是些老式民房,偶尔能看见几栋翻新过的小楼。有户人家在门前种了茉莉,香味飘得整条巷子都是。走着走着,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不同年纪的人对这条巷子的叫法还真不太一样。
一条巷子,好几个名字
在巷口小卖部买水时,我问老板娘这条巷子叫什么。她边找零钱边说:“我们就叫它‘车站背巷’,送货的都认得。”正说着,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进来,说要导航去朋友家,却搜不到具体地址。其中一个挠着头说:“导航上就显示‘普宁火车站后巷’,可这范围也太大了。”
往里再走一段,听见有位大姐在门口喊孩子回家吃饭:“别在站前横巷疯跑了!”这下可好,一条不长的巷子,已经听到了叁种不同的叫法。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住的老街,街坊邻居都有自己习惯的称呼,地图上找不着,但在当地人心里门儿清。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,老师傅正在给老顾客剪头发。听说我问巷子名字,他手里的推子没停,乐呵呵地说:“你说这条普宁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?我们老住户都叫它‘老站巷’。以前火车站没扩建时,这条巷子正对着候车室的后窗。”他接着透露,快递员现在填地址都写“火车站后巷七号之类”,送多了自然就记住了。
我在巷子里来回走了两趟,慢慢品出点味道来。这些看似随意的称呼,其实都挺形象的——车站后巷、站前横巷、老站巷,每个名字都带着老百姓的智慧,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这条巷子和火车站的位置关系。
走到巷尾,碰巧遇见社区工作人员在贴通知。瞥见通知上的地址栏写着“火车站附属巷道”,这个官方称呼倒是头回听说。工作人员解释说,这是为了方便管理新设的称呼,不过老人们还是按以前的习惯叫。
太阳渐渐西斜,我又回到火车站广场。回头望着那条不起眼的小巷,忽然觉得挺有意思——就这么一条普通的巷子,居然藏着这么多叫法。可能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地方吧,官方名称少有人知,民间叫法却充满生活气息。
朋友终于到了,听说我在研究巷子名字,打趣道:“你这半天就琢磨这个?直接问我不就得了,我姑妈就住那儿。”他说他们家人管那条巷子叫“站后小街”,因为相对旁边的主干道,它确实窄了不少。
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,这条巷子的各种称呼就像它的年轮,记录着不同时代的记忆。老辈人习惯用老地名,年轻人跟着导航叫,做生意的另有实用叫法。也许再过些年,又会有新的名字出现,但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旧称,应该还会在老住户口中继续流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