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现在能去逛吗
前几天跟朋友聊天,突然说起南京女子学院后街。她问我:"你说现在那儿还热闹吗?记得以前读书时经常去,那家卖红豆饼的小摊子,不知道还在不在。"
这个问题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。说起来,这条后街承载了不少人的青春记忆。从学校西门出来,穿过一条小巷子,就能看到那条不算宽敞但总是人头攒动的街道。下午四五点钟,各种小摊贩就开始忙碌起来,空气里飘着各种食物的香气。
记忆中的热闹景象
记得那时候,每到傍晚,整条街都活络起来。卖章鱼小丸子的阿姨手法特别熟练,铁板上滋滋作响;再往前走几步,那家奶茶店总是排着队,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聚在门口闲聊。最让人怀念的是那家开了很多年的书店,虽然店面不大,但总能淘到些有意思的旧书。
不过这都是好些年前的事了。现在这条南京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说实话,我也很好奇。正好今天有空,就特意去转了转。
从地铁站出来,顺着熟悉的路往学校方向走。越靠近后街,心里反而有点忐忑,既期待看到熟悉的热闹场景,又担心物是人非。
现在的后街模样
转过街角,第一眼看到的是焕然一新的柏油路面。街道比记忆里整洁了不少,两侧的店铺也换了不少新招牌。那家奶茶店还在,不过已经重新装修过,门口摆着几张小清新的桌椅。
走着走着,发现确实有些变化。以前那些临时的小摊贩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店面。不过该有的小吃一样不少,还多了几家挺有特色的甜品店。路过书店时特意看了一眼,店面还在,老板还是那位戴眼镜的大叔,正在整理书架上的书。
正好是放学时间,叁叁两两的学生从校门出来,熟门熟路地走向自己喜欢的店铺。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样子,突然觉得这条街的烟火气一点没变,只是换了个形式。
遇到一个买鸡蛋灌饼的姑娘,就随口问了句现在这边怎么样。她笑着说:"我们经常来啊,这边吃的选择多,价格也实惠。周末晚上更热闹,有些小店会营业到挺晚的。"
看来,南京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能去逛吗这个问题,答案应该是肯定的。虽然和记忆中不太一样,但那份热闹和活力还在。新开的几家文创小店挺有意思,卖些手工饰品和明信片,能逛的地方反而比以前多了。
站在街口回头望,夕阳正好洒在街道上。突然明白,这条街最可贵的不是某家店某样小吃,而是它始终保持着那种让人放松的校园氛围。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,这里都是学生们课后放松的小天地,也是很多人青春记忆里温暖的一角。
要说变化,可能是管理更规范了,环境更整洁了。但那种专属于校园周边的轻松惬意,一点都没少。红豆饼的摊位没找到,不过看到了新的甜品店,玻璃柜里摆着各式精致的小蛋糕。
临走时特意买了杯奶茶,味道和记忆中不太一样,但坐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。这条街就像会长大一样,跟着时代在变,但骨子里的那份亲切感始终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