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周边小街游玩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20:26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张家口车站,忽然想起朋友说过附近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小巷子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索性拐进车站东侧那条青石板路碰碰运气。

刚走两步就闻到一股焦香的烤饼味儿,顺着香味一瞧,是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正守着铁鏊子翻饼。饼皮烤得金黄酥脆,撒着芝麻和葱花,叁块钱一个。趁热咬下去,外层咔嚓作响,里层却软乎得像棉花。大爷说他在巷口摆了二十年摊,火车站改建前就在这儿,“以前这条巷子可热闹喽,现在年轻人都不爱逛小巷子了”。

转角遇见旧书店

继续往里走,阳光从老房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切成细碎的光斑。转过弯竟发现一家旧书店,门脸窄得差点错过。店主是个戴老花镜的阿姨,正捧着本《张家口风物志》看得入神。书架上堆满泛黄的连环画和八九十年代杂志,随手抽出一本1985年的《民间故事》,书页间还夹着干枯的枫叶。

阿姨说这些书都是附近老街坊送来的,“有些老人搬进新楼前,总舍不得把这些老伙计当废纸卖”。墙角有个竹筐专门放儿童读物,五元一本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,在类似的小巷书摊上淘到第一本《山海经》的情形。

往深处走,巷道忽然开阔,出现个小广场。几位老人坐在槐树下对弈,石桌上刻着模糊的棋盘纹路。旁边玩具摊的拨浪鼓随风响动,穿开裆裤的娃娃摇摇晃晃追着彩色泡泡。有个大姐推着糖画车经过,铜锅里咕嘟咕嘟熬着麦芽糖,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气息。

要说张家口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最让人惊喜的是巷尾那面涂鸦墙。不知哪个美术生画的,把老茶馆、剃头担子、爆米花机都画成了卡通造型。现代涂鸦与传统生活场景碰撞,倒有种奇妙的和谐感。

正在拍照时,遇上住这片四十年的赵奶奶。她指着涂鸦墙旁边的青砖院墙说:“这儿早年是家皮影戏馆,现在改成了豆腐坊。”她热情地领我去看豆腐坊后院那口百年老井,井沿被绳索磨出深痕,“附近小街游玩去处多得是,就看你有没有耐心逛”。

跟着赵奶奶往巷子分支走,发现更多趣味:窗台上养着薄荷和紫苏的粮油铺,挂着红灯笼的裁缝店,甚至还有保留着手工鞣皮技艺的皮具作坊。老师傅现场演示如何给皮子抛光,木槌敲打声像古老的节拍。

暮色渐浓时,巷口烧饼摊又排起队。下班的人们熟门熟路地拎着菜兜过来,边等饼边唠家常。车站的钟声飘进巷子,与自行车的铃铛声混成一片。我突然觉得,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巷,其实藏着整座城市的呼吸节奏。

回程时特意绕到车站西侧,果然又找到几条相似的小巷。虽然卖的东西不同——有的是竹编店,有的是铁匠铺,但都延续着那种慢悠悠的生活步调。下次若再来张家口,定要带上地图,把车站周边这些毛细血管般的小巷都走个遍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