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阳新到一个城市怎么找玩的你懂的,初到建阳游玩好去处推荐
建阳新到一个城市怎么找玩的你懂的
刚来建阳那会儿,我也挺懵的。出租车司机把我放在水南桥头,看着街上穿梭的电动车和飘着香气的食摊,心里直犯嘀咕:这地方该从哪儿开始逛呢?
后来跟本地老师傅混熟了,才发现找玩的其实有门道。首先得往老城区钻,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子才是宝藏。童游街道的旧厂房改造的茶空间,随便走进一家都能喝到正宗的白茶,老板还会拉着你讲半天建阳水仙白的门道。隔壁桌的大爷听我是外地人,立马热情地推荐:“要去考亭书院看看,朱老夫子讲过学的地方,现在傍晚去最舒服。”
果然,五点钟走到考亭书院,夕阳把青砖墙染成蜜色,当地人就坐在石阶上摇着蒲扇乘凉。有个戴草帽的大叔看我拿着手机到处拍,乐呵呵地指着文公堤说:“那边走叁百米,有家卖灯盏糕的,他家用的是建阳本地糯米,酥脆得很!”跟着指点的路线走,还真在榕树底下找到个小推车,刚出锅的灯盏糕金黄酥脆,咬开是热乎乎的笋干肉馅。
在建阳找玩的,关键得把“吃”和“逛”结合起来。早上逛农贸市场,你会发现建窑建盏的当代传人也在那儿挑蔬菜。我就在闽榕农贸市场的豆浆摊前,遇到个专烧兔毫盏的手艺人,他挎着的帆布包里就装着两个新烧的茶盏,阳光底下能看见细密的兔毫纹。“现在年轻人喜欢建盏的多了,”他舀着豆浆说,“周末我带徒弟们在嘉禾北路的工作室开体验课,路过都能进来捏把陶土。”
要是赶上周二、周五的傍晚,一定要去人民路巷口。那不是景区,但比景区还有味道。卖栀子花的老奶奶竹篮里还顺带卖建阳特产红菇,摆象棋摊的大爷们脚边都放着搪瓷杯,杯里泡着本地乌龙茶。我上次好奇问了句“这茶闻着真香”,立刻有叁四个大爷争着给我指路,说民主南路有家叁十年老茶铺,老板炒茶的手艺是祖传的。
晚上八点后的塔山公园倒是让我惊喜。本来以为就是个普通市民公园,走到山顶凉亭才发现,整个建阳城的灯火都在脚底下铺开。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用手机拍夜景,听见我带着外地口音,主动告诉我往北边看:“那片亮晶晶的是崇阳溪,周末经常有人在岸边弹吉他。要是白天来,还能租自行车沿着绿道骑到徐市镇,那边的稻田画廊现在正漂亮。”
其实在建阳待久了就明白,所谓找玩的,就是把自己当成本地人过日子。早上六点半去西门小学旁边的饮食店,花四块钱吃碗紫溪粉,老板娘会记得你不爱吃味精;下午到图书馆一楼的免费展厅,看建阳连环画展的同时,还能和退休的老文化馆长聊上半天;夜里十点往麻阳溪边走,夜钓的人身边摆着保温杯,你要凑近看他们桶里的收获,他们能给你讲半晚上的垂钓经。
现在有朋友问我建阳新到一个城市怎么找玩的,我总会想起菜市场豆制品摊主说的话。那天我买油豆腐,她边称重边说:“我们建阳啊,你得像喝茶那样慢慢品。”确实,在这个藏着建盏星光和朱子文脉的城市,最好的玩法就是收起地图,跟着食物的香气、茶摊的灯光和当地人的笑脸往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