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克苏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道
阿克苏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出了阿克苏火车站,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现代都市的规整与忙碌。广场宽敞,车流如织,人人脸上都挂着明确的出发或抵达的神情。可你若肯把目光往旁边挪一挪,就能发现一条不那么起眼的小巷子,它静静地待在火车站对面,像一出盛大歌剧幕后那个安静的喘息角落。
我拖着行李,穿过马路,一脚就迈了进去。这一脚,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。外面的喧嚣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门帘给挡住了,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。巷子不宽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平房,墙面斑驳,露出里面砖石的本色。几棵老树的枝叶探出墙头,在水泥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空气里的味道也变了。火车站广场上是汽车尾气和快餐混合的、标准化的味道,而这里,是生活的、烟火气的味道。有家烤包子店刚出一炉,那股混合着羊肉、皮芽子和孜然的浓香,热烘烘地直往鼻子里钻,瞬间就把旅途的疲惫勾走了一半。旁边水果摊上的老板也不吆喝,就坐在小马扎上,慢悠悠地摇着蒲扇,面前堆成小山的苹果,个个红得诱人,那是阿克苏的招牌。
我找了个卖凉皮的小摊坐下。老板娘是个微胖的中年妇女,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,手脚麻利地拌着调料。“刚下火车?”她头也没抬,随口问道。我点点头。她便把拌好的凉皮推过来,又舀了一勺辣椒油,“尝尝,解乏。”
吃着酸辣爽口的凉皮,我看着巷子里的人来人往。有刚买了菜、提着塑料袋慢悠悠往家走的老人;有骑着电动车、喇叭按得“滴滴”响、穿梭而过的年轻人;还有几个孩子,蹲在墙角,专注地看着蚂蚁搬家。这里的时间流速,似乎和外面的世界不一样。火车站里的人,目标是明确的,心思是赶路的;而这条阿克苏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,人们的目标就是生活本身,是下一顿饭,是回家的路,是当下的这一刻闲适。
这条巷子,它不像那些被精心打造的旅游古街,它没有刻意去展示什么。它就是那么自然地存在着,承载着附近居民的日常。墙角的青苔,窗台上晾晒的鞋子,门口随意停放的旧自行车,每一处细节都写着“生活”两个字。它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,不那么宏伟,却真实地输送着养分与温度。
我突然想,我们坐着火车,千里迢迢地来到一个地方,看的是那些地图上被标记出来的景点。但真正能让一个地方在记忆中变得柔软、变得有血有肉的,往往是这些不经意间闯入的、计划外的角落。就像这条火车站旁的小巷道,它没有名字,或者有名字我也没记住,但它却用一顿简单的饭、几句随意的闲聊,让我触摸到了阿克苏这座城市除了火车站之外的、另一种真实的质地。
吃完凉皮,浑身都舒坦了。我付了钱,跟老板娘道了别,重新拖着行李往外走。当火车站的广播声和车流声再次清晰起来时,我回头又望了一眼那条小巷。它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,像一个秘密,等待着下一个偶然驻足的路人,送上一份属于本地的生活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