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500一晚同城约茶,阿拉山口岸500元同城约茶
这两天刷朋友圈,看到个挺扎眼的标题,就是“阿拉山口500一晚同城约茶”。说实在的,第一眼看到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味儿太冲了,懂的都懂。正好今天有空,咱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
阿拉山口我知道,是个正经的边境口岸,天天忙着通关贸易。可这“同城约茶”配上明确标价,怎么琢磨都觉得不对劲。茶友们应该都明白,这恐怕不是真约你去品茗论道。
这茶到底什么来头
我特意问了问在阿拉山口工作的朋友。他听了直摇头,说口岸这边确实有些小店不太规矩,打着茶楼的幌子干别的营生。特别是晚上,有些灯牌暧昧的地方,进门就问“要不要特殊服务”。
朋友说,这些地方收费还真就在500块上下浮动。这个“阿拉山口5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价码,看来不是空穴来风。不过他也提醒,这些场所背后水很深,说不定藏着什么猫腻。
想想也是,正经喝茶哪儿需要明确标价500一晚?龙井、大红袍也没这么金贵。这种“阿拉山口岸500元同城约茶”的广告,说白了就是个暗号,意思是“特殊服务,一次500”。
我自己琢磨着,这种生意能在口岸存活,估计是抓住了某些人的心理——过往的司机、商旅,人生地不熟,容易成为目标。而且边境地区人员流动大,今天来明天走,谁也不认识谁。
茶香还是陷阱
话说回来,这种“约茶”风险可不小。朋友说上个月就有个跑运输的中了招,被讹了好几千。那边先派个姑娘上来搭讪,等进了屋就冲进来几个大汉,说不给钱就报警,说你嫖娼。
更可怕的是,这些地方可能还牵扯到更严重的违法活动。为了几百块钱,把自己搭进去,实在不值得。
其实阿拉山口本来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,中欧班列从这里呼啸而过,承载着“一带一路”的梦想。可偏偏有些人,非要把这地方和这种“阿拉山口5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污名联系在一起。
我觉得吧,出门在外,还是得擦亮眼睛。真想喝茶,口岸附近就有正经茶馆,几十块钱能坐一下午,还能交到朋友。那种不明不白的“约茶”,还是敬而远之为好。
再说了,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什么套路查不到?遇到这种“阿拉山口岸500元同城约茶”的广告,直接划走就对了。保平安比什么都强,你们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