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志海选场子,尚志海选活动专场
要说咱们尚志这两天哪儿最热闹,那肯定得数文化宫了。门口那大红横幅一拉,“尚志海选场子”几个大字格外显眼,老远就能看见。这人啊,从早上八点开始就络绎不绝,有拎着二胡的老爷爷,有穿着练功服的大妈,还有一群跃跃欲试的年轻人。
我跟着人流往里走,好家伙,里面更是人声鼎沸。签到台前排着长队,工作人员忙得额头冒汗,还得不停回答各种问题。“阿姨,您的节目是叁分钟对吧?”“小伙子,吉他自备吗?”这热火朝天的架势,真让人感觉来对了地方。
台前幕后的百态人生
候场区简直就是个小型社会缩影。靠窗那边,几个京剧票友正在吊嗓子,咿咿呀呀的唱腔引得不少人侧目。角落里有对母女,女儿大概七八岁,正一遍遍练习舞蹈动作,妈妈在一旁不停地整理她的裙摆。
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萨克斯管。聊起来才知道,他是工厂的技工,吹萨克斯完全是自学。“就是图个乐呵,”他有点不好意思,“听说咱们尚志海选活动专场办得挺正规,就来试试。”
说实话,这种氛围特别打动我。在这儿,你看不到太多功利心,大家就是单纯地喜欢,想找个舞台展示展示。也许水平参差不齐,但那份热情是真的。
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
比赛开始后,精彩瞬间一个接一个。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,唱《青藏高原》时声音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她的年龄。台下掌声雷动,她倒是很淡定,下台时还笑眯眯地说:“憋了好多年,总算唱痛快了。”
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一组年轻人表演街舞时,音乐突然卡住了。正当大家以为要冷场时,他们即兴来了一段无伴奏的街舞,反而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。这种临场应变的能力,连评委都竖起了大拇指。
我在想,也许这就是尚志海选场子最吸引人的地方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节目会带来什么惊喜。可能是埋没多年的好嗓子,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创意,也可能是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闪光点。
当然了,不是所有表演都完美。有位大叔唱《我的太阳》,第一个高音就破了,台下有人忍不住笑出声。但他硬是面不改色地唱完了全场,这份勇气也挺让人佩服的。结束后评委很中肯地给了建议,他听得特别认真,还说下次一定再来。
从早上到傍晚,尚志海选活动专场的舞台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故事。有人欢喜有人遗憾,但好像没人真正沮丧。毕竟能站在这里,本身就是一种成功。
离开时天色已晚,文化宫门口还有人叁叁两两地讨论着今天的比赛。我听见一个小伙子打电话:“妈,我进了!下周六复赛!”那兴奋劲儿,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。
回头看看依旧亮着灯的场馆,忽然觉得,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,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接地气的尚志海选场子,才显得格外生动。它不只是个比赛,更像是个大聚会,让有共同爱好的人走到一起,让平凡的日子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