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梁美团上卖身体的暗语,类似美团隐晦服务用语
打开手机后的意外发现
那天晚上闲着刷手机,无意间在本地论坛看到有人提起“吕梁美团暗语”这几个字。我心里咯噔一下,美团不是点外卖用的吗,能有什么暗语?好奇心上来了,手指不由自主地往下滑动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压根没往那方面想。还以为是什么新的优惠券暗号,或者商家搞的隐藏菜单。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,那些对话截图像是打哑谜,什么“晚上送餐”“特殊服务”,字里行间都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。
这事让我想起前阵子打车时司机说的闲话。他说现在有些生意都转到线上了,表面上是个正经店铺,背地里却在干别的勾当。当时我当笑话听,现在把这些串起来,心里突然明白了七八分。
藏在菜单里的猫腻
我特意在美团上搜索了吕梁地区的一些商家,还真发现了些端倪。有家烧烤店,明明招牌是烤串,底下却有人评论“服务到位”;还有家按摩店,页面简单得可疑,就写着“私人定制”四个字。这些美团隐晦服务用语,懂得人自然懂,不懂的还真以为就是普通消费。
更绝的是有家奶茶店,商品列表里居然有“深夜特供”,标价高得离谱。你说一杯奶茶卖两百块,这合理吗?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。可偏偏这些店铺还能正常运营,估计是钻了平台审核的空子。
我试着和其中一个商家搭话,对方警惕性很高,来回绕圈子。最后可能觉得我靠谱,才暗示“需要特殊服务可以安排”。这话说得,既不留把柄,又能把意思传达到位。
平台监管的两难境地
这事说起来也挺矛盾。美团这么大的平台,要说他们完全不知情,我是不太信的。但真要管起来,又像在打地鼠,这个刚打完那个又冒出来。那些搞灰色产业的人精得很,今天换个店名,明天改个分类,防不胜防。
而且这些暗语一直在变,今天用“特殊服务”,明天可能就改成“私人陪护”了。监管的速度永远跟不上他们创新的速度,这就像一场猫鼠游戏,没完没了。
我在想,要是平台能多投入些人力来做人工审核,情况会不会好点?光靠机器识别关键词,这些狡猾的商家随便换个说法就蒙混过关了。
普通用户的困扰
最糟心的是我们这些正常用户。想正经点个外卖,还得提防着别踩雷。上次我朋友就在美团上找了家理发店,结果到那儿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吓得他赶紧跑了。
现在打开美团都要多留个心眼,看到那些描述含糊、价格异常的店铺,宁愿绕道走。好好的一个便民平台,被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。
有时候我也纠结,要不要举报这些可疑商家?可转念一想,万一人家真是正经生意,我这不是害人吗?但不举报吧,又觉得是在纵容这些不良现象。
生活中的选择
说到底,这事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缩影。有需求就有市场,这话虽然难听,但确实是现实。那些在美团上找特殊服务的人,和那些提供服务的商家,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个闭环。
作为普通人,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守住自己的底线。不该点的别点,不该好奇的别好奇。毕竟在这种灰色地带游走,风险远大于所谓的“刺激”。
现在每次打开美团,我都会多看看商家详情和用户评价。要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,立马退出页面。安全第一,这个道理到哪儿都适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