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州约茶上课,连州茶约学艺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3:59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连州约茶上课,连州茶约学艺

朋友发来消息,说周末有个“连州约茶上课”的活动,问我去不去。我一看就乐了,这名字起得可真有意思。约茶就约茶,怎么还“上课”呢?心里琢磨着,这大概不是我们平常那种嘻嘻哈哈的喝茶闲聊,怕是有点真东西要学。带着这份好奇,我决定去瞧个究竟。

地点定在一处老宅改造的茶空间,一进门,那股子淡淡的茶香就让人静了下来。老师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老学究,反而很随和,笑着招呼我们:“今天咱们这个‘连州茶约学艺’,没那么严肃,就是一起喝喝茶,聊聊茶背后的手脚功夫。”

第一道茶是连州本地的高山绿茶。老师一边温杯烫盏,一边说:“你们看这水,可不能直接滚开着冲下去,那会把茶烫‘死’了。”他顿了顿,等着水壶里的气泡从蟹眼变成鱼眼,“得等它喘口气儿。”这个“喘口气儿”的说法,一下子就把看似高深的温度讲究,说得活灵活现。我学着样子,注水,出汤,看着嫩绿的叶片在水中舒展,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奇妙的仪式感。

原来,这“上课”二字,真不是白叫的。老师接着讲起了“连州约茶上课”的另一层含义——茶叶的采摘和制作。他摊开几张照片,指着上面茶农们忙碌的身影说:“这片叶子从山上到咱们杯里,经历的可不比上一堂课少。什么时候采,采一芽一叶还是两叶,怎么揉捻,火候怎么把握,这里头的学问,深着呢。”我听着,仿佛能看见清晨的茶山上,沾着露水的嫩芽被小心摘下,又在制茶师傅的手中经历蜕变。

几巡茶过后,气氛更加活络了。我们开始自己动手尝试冲泡,互相品评。有人把茶泡苦了,龇牙咧嘴的;有人泡出了难得的甘甜,得意地请大家品尝。老师穿梭其间,这儿点拨一句“水线再稳一点”,那儿夸一句“这次出汤的时间把握得挺好”。这不就是最生动的“连州茶约学艺”吗?在动手中体会,在错误里进步。

我突然明白了,这“约茶上课”和“茶约学艺”,说的都是一回事。它不只是学一套泡茶的流程,更像是一场与自然、与手艺、与自己的对话。我们通过一杯茶,去理解一片树叶的生命历程,去感受制茶人的匠心,也去找到让自己心安的一刻。这堂课,没有考试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。

那天离开的时候,我手里多了一小包老师分享的茶叶。回到家,我迫不及待地按照刚学来的方法给自己泡了一杯。水汽氤氲中,我又想起了那个充满茶香和老宅木香的下午。这一次,杯中的茶汤似乎真的比以往更添了几分滋味,那是一种亲手参与和了解之后,才得以品尝到的,知识与温度交融的味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