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河海选场子,讷河选秀现场精彩纷呈
夏日的风带着松嫩平原特有的青草香,吹过讷河这个小城。文化宫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,男女老少脸上都带着点儿小兴奋——今儿个可是讷河海选场子开锣的日子。
后台挤满了候场的选手。有个穿红裙子的姑娘正对着墙反复练声,旁边戴眼镜的小伙子抱着吉他调弦。更衣室里挂满了各色演出服,空气中飘着发胶和脂粉混合的味道,有点儿呛人,又莫名让人提神。
台上台下
灯光一亮,整个场子瞬间安静下来。第一位大爷上来就唱了段《智取威虎山》,嗓子一亮,台下立马炸了锅。评委老师笑着说:“您这底气,比很多年轻人都足啊!”大爷嘿嘿一笑:“天天在江边练,练了叁十年。”
你别说,这讷河选秀现场真是藏龙卧虎。有个十来岁的小丫头,跳完舞鞠了个躬,评委问她紧张不,她眨眨眼:“台下比台上紧张多了,台上灯光一打,啥都看不见,就当在家练功呢。”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。
最让人难忘的是个种地的大哥,手掌粗糙得能看见纹路,握着话筒却唱出了最柔情的民歌。他说平时在地里干活,对着庄稼唱,对着天空唱,今天头一回对着这么多人唱。歌声里有泥土的味道,有风吹玉米地的沙沙声。
讷河海选场子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地方,它让平时藏在生活里的才华,一下子都冒了出来。你可能在菜市场遇见过的大妈,在工地擦肩而过的大哥,在这个舞台上,他们成了最闪亮的主角。
场子里的气氛越来越热,掌声一阵接一阵。有个评委悄悄抹了下眼角,被旁边的选手看见了,怪不好意思的。可这就是真实的感动——在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身上,你看到的不是技巧多完美,而是那种发自心底的热爱。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太阳就要落山了。最后一位选手上台时,西边的云彩正好烧成了橘红色。他唱的是家乡的小调,声音悠悠地飘出窗外,和晚霞融在一起。台下的观众轻轻跟着打拍子,整个场子沉浸在一片暖融融的光里。
散场时,人们叁叁两两地往外走,还在议论着今天的表演。门口卖冰棍的大妈生意特别好,她说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,“看完演出,大家都渴了。”她说这话时笑眯眯的,像是也分享了这份快乐。
文化宫的灯一盏盏熄灭,但这个夜晚注定会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那些选手又会回到各自的生活中,可经过这个舞台,他们眼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——那是被看见的喜悦,是被认可的满足,是平凡生活里开出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