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元水会交流群,广元水会互动社区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37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我在网上瞎逛,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地方——广元水会交流群。说真的,刚点进去的时候我还琢磨,这“水会”到底是干啥的?难道是专门聊矿泉水品牌的?

后来在群里蹲了几天才发现,原来广元水会互动社区里说的“水会”,指的是咱们广元本地各种和水有关的活动。像是周末去白龙湖钓钓鱼啊,组织去剑门关附近找山泉水啊,还有人专门记录嘉陵江不同季节的水位变化。有个叫老李的群友特别逗,他去年用手机拍了下雨后南河的水波纹,配上自己写的打油诗,居然被市文化馆选去参展了。

藏在对话框里的江河脉搏

我特别喜欢在广元水会交流群里看早晚时段的聊天记录。清晨五六点,总有人发嘉陵江晨雾的照片;到了傍晚,又有人分享在湿地公园拍到的白鹭。住在皇泽寺附近的大刘说,他每天都要在群里打卡记录江水颜色,已经坚持了四百多天。有次暴雨后江水变浑,他那个着急劲儿啊,连着发了十几条语音描述水质变化。

这种对身边水环境的在意,慢慢变成了大家的习惯。现在群里叁百多号人,有退休的地理老师,有喜欢摄影的年轻人,还有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。上周还有个新鲜事——几个群友自发组织去清理南河边的垃圾,本来只在小范围说了声,结果当天来了二十多人。大家边捡垃圾边聊天,最后还在河边合唱了首《嘉陵江上》。

其实仔细想想,这个广元水会互动社区最打动人的,不是搞了什么大活动,而是那种随手分享的日常。比如老张昨天在群里发了段视频,是他家阳台花盆里积的雨水,里面游着几条不知从哪来的小鱼苗。就这么个小视频,让整个群热闹了一下午,有人猜是小鸟带来的鱼卵,有人说可能是随风飘来的。这种对身边细微之处的关注,让平常的日子都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
记得上个月群里讨论最热烈的,是怎么在自家阳台上做微型雨水收集系统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有的用旧油桶改造成集水器,有的在花盆底下加储水层。住在东坝新区的王阿姨还晒出她的“发明”:用废旧塑料瓶做的自动浇花装置,说是这样既省水又能让花草长得好。这些土办法可能不算高科技,但特别接地气,谁看了都能学着做。

有时候晚上睡不着,我也会翻翻群里的聊天记录。看着那些发生在广元各个角落的“水故事”,突然觉得这座城市变得立体起来了。你知道么,现在走过嘉陵江大桥时,我总会多看几眼江水,偶尔还能认出群里经常提到的那几处河滩。这种奇妙的连接感,怕是只有真正融入广元水会交流群的人才能体会。

前两天群里在传,说要组织去明月峡拍古栈道下的水景。我已经和家人说好了,到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。毕竟在手机里看了这么多别人的分享,也该亲自去感受下咱们广元的水韵了。说不定下次在广元水会互动社区发照片的,就是我了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