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洲里工作室外卖喝茶,漠河工作室外卖品茶
这几天朋友圈刷到张哥在满洲里工作室晒的外卖茶具套装,顺手评论了句"这冰天雪地的还能叫茶饮外卖?"没过半小时,他直接弹来视频通话,背景里松木茶盘上正冒着白牡丹茶的热气:"咱这儿现在有专门做工作室茶饮配送的,你们漠河不也有类似服务?"
挂了电话我立马打开外卖软件,果然在商务专区发现几家挂着"漠河工作室专送"的茶铺。点开销量最高的那家,首页赫然写着"现泡大兴安岭金骏眉,叁公里内保温箱配送"。看着窗外的积雪,我犹豫着下了第一单。
两地茶香各有千秋
配送员踩着积雪把包裹递来时,双层保温杯里的茶汤还烫手。捧着这杯从十五公里外送来的热茶,突然想起张哥上次说的趣事。他们满洲里那边配送更绝,俄罗斯风味茶室会用套娃造型的保温壶,打开壶盖能看见茶叶在茶漏里缓缓舒展。
说来也怪,同样是边境城市,两地的茶饮偏好还真不太一样。满洲里工作室常点的奶茶喜欢加俄式蜂蜜,而我们漠河这边更偏爱掺点蓝莓果干。不过现在的外卖包装真是费了心思,有次我收到的岩茶居然用上了保温袋配暖贴,零下叁十度送过来,打开时杯壁还挂着冷凝水珠。
这种工作室外卖喝茶的服务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。以前客户突然到访,翻箱倒柜只能找出不知放了多少年的茶包。现在随时能叫到整套茶具配现泡茶,连茶点都搭配得妥帖。上周隔壁设计公司接待俄罗斯客户,就是靠着外卖送的茉莉花茶套装配马卡龙,愣是把会议变成了茶话会。
茶汤里的生意经
常给咱们配送的茶铺老板说过个有意思的现象。满洲里那边的订单集中在下午叁点,恰巧对应老毛子那边的早茶时间;而我们漠河的订单高峰在晚上七点,可能和这边工作室习惯加班有关。有回我晚上九点下单,老板在附送的茶食盒里多塞了块黑巧克力,便签上手写着"暖胃更暖心"。
现在这种漠河工作室外卖品茶的服务越来越细化。上个月同事办品鉴会,直接叫了五家茶铺的外卖做盲测评比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有家新开的茶室用驯鹿皮包裹保温箱,在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,茶汤温度居然保持在七十五度以上。
其实想想挺有意思,在这两个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,热茶穿过风雪抵达工作室的过程,本身就带着某种诗意的坚持。就像昨天配送小哥说的,他每天要跨过叁道冰坡,但从来不会让茶汤洒出半滴。或许正是这种较真,让简单的茶饮配送成了连接人与人的特殊纽带。
前几天哈尔滨的表妹来考察,看见我们工作室随手就能叫到整套茶具外卖,惊讶地说这服务比省会还便利。我给她泡了杯刚送来的正山小种,看她捧着茶杯发愣的样子,突然意识到:在这片被严寒包裹的土地上,随时能喝到热茶带来的慰藉,早已超出饮品本身的范畴。
茶凉了可以再续,但这份跨越冰天雪地的温暖,却让人格外珍惜。或许明天该试试那家新开的蒙式咸奶茶,听说他们家用的是从呼伦贝尔直达的鲜牛奶。张哥昨天还炫耀他们满洲里有了能送现磨咖啡的骆驼配送队,这事儿得找机会验证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