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台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九台男性偏爱的小胡同
九台男人喜欢的小巷子
你说这事儿怪不怪,在九台这座小城里,男人们心里都装着几条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窄得连车都开不进去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还长着毛茸茸的青苔。可偏偏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,成了许多爷们儿下班后最爱溜达的去处。
老张是棉纺厂退休的钳工,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出现在巷口那家修车铺。他不修车,就搬个小马扎坐在王师傅旁边看人补胎。两人也不怎么说话,偶尔递个扳手,听着收音机里咿呀的评书。有回他老伴找来,看见他蹲在巷子深处逗野猫,气得直跺脚:"家里新买的沙发不坐,非来这破地方喂蚊子!"老张嘿嘿一笑,拍了拍裤腿上的灰。你说他为啥非得来这儿?可能就图个自在。
再往巷子深处走,有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剃头店。李老板用的还是那种老式推子,会顺手给客人按按肩膀。在这理发只要十五块,但男人们往往一待就是俩钟头。隔壁餐馆的小赵常来,他说坐在那张掉漆的转椅上,闻着肥皂水的味道,比在装修豪华的发廊里舒坦得多。这儿没有喋喋不休的推销,只有推子咔嚓咔嚓的声音,偶尔传来巷子口自行车铃铛的叮当响。
要说最热闹的,还得数巷尾那家饺子馆。每天傍晚,折迭桌能摆到巷子中央,男人们围着矮凳坐下,啤酒瓶在脚边排成一列。开五金店的老陈正举着筷子比划:"昨儿我那小子非要去省城发展,我说你去呗,反正咱这家传的铺面迟早得有人接着。"旁边修鞋的孙大爷呷了口白酒:"现在年轻人哪,就爱往高楼大厦里钻,他们不懂..."后面的话没说,但桌上的人都跟着点头。
这些巷子看着破旧,却是九台男人的避风港。他们在这儿下棋能悔棋,吹牛不用打草稿,衣服沾了油渍也不用担心回家挨骂。现代商场里的咖啡馆固然精致,但总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——椅子太软,音乐太吵,连笑都不敢太大声。
我常想,也许每条巷子都在默默见证着什么。新开的奶茶店把分店开到了巷口,闪烁的尝贰顿灯牌映在青砖墙上,显得有点格格不入。但巷子深处的剃头店依然亮着昏黄的灯,修车铺门口依然摆着那个掉了漆的保温桶。这大概就是九台男性偏爱这些小胡同的缘由吧,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中,这里还保留着他们熟悉的温度。
暮色渐浓时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老张端着搪瓷缸子往家走,遇见刚收摊的修鞋孙大爷。"明儿还来?""来呗,能上哪儿去。"两人擦身而过,脚步声在巷子里回响。这些被岁月浸透的巷弄,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着九台男人们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