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尔那里有站小巷,阿拉尔那条有站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4:35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阿拉尔那里有站小巷,阿拉尔那条有站小巷,每当我跟老辈人聊起这个地名,他们总会露出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。说真的,这巷子我打小就听说过,可具体在哪儿,连住了叁十年的老邻居都说得含含糊糊。

昨儿个我特意骑着电动车在城东转悠,导航输了叁遍都显示"地址不存在"。正琢磨着要不要放弃,忽然瞧见树荫底下有几个下象棋的大爷。其中一位穿着褪色中山装的把棋子一推:"你说站小巷啊?往前走到红砖楼,拐角那棵歪脖子树后面就是。"

巷口飘来的琴声

顺着大爷指的路,还真在两道旧围墙之间找到个窄入口。刚探头就听见手风琴声,断断续续的《喀秋莎》。拉琴的是个戴鸭舌帽的大叔,脚边趴着条黄狗。他说这巷子五十年前是运输站的职工宿舍,那时候每天有六趟班车在这停靠,"站小巷"就这么叫开了。

现在班车站早搬走了,留下些老住户舍不得搬。巷子深处有家修鞋铺,老师傅在这干了四十年,他说现在年轻人找过来,多半是为了买西头那家的烤包子。皮薄馅多,羊肉带着恰到好处的孜然香,咬开时汤汁能溅到袖口。

我在巷子里慢慢走着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。有个系围裙的大姐正从二楼窗口伸竹竿晾床单,看见我在拍照,笑着喊了句:"小心房檐滴下来的水,昨儿刚下过雨。"

说来也怪,明明离主街就隔了两排房子,这里的时间却像是慢了半拍。家家门前的葡萄架都缠成了拱形,有户人家的院墙上爬满了牵牛花,紫盈盈的开得正热闹。在阿拉尔那里有站小巷转悠的这两个钟头,我数了数,光是蹲在墙头晒太阳的猫就见了七八只。

修鞋师傅告诉我,前年旧城改造时本来要拆这条巷子,老住户们联名写了请愿书。最后规划图纸改了改,把排水系统重新铺了遍,青石板却一块没动。现在每周都有美术生来写生,说这里的砖墙肌理特别有味道。

黄昏时分,我站在巷口回望。夕阳把斑驳的墙面染成蜜色,那棵歪脖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。忽然明白老辈人为什么提起这里就眼神柔软——在阿拉尔那条有站小巷里,藏着的不是某个具体地点,而是整座城市正在消失的体温。手风琴声又响起来了,这次换成了《红莓花儿开》,音符在巷弄里撞来撞去,像在跟每扇木门后的故事打招呼。

临走前买了叁个烤包子,用牛皮纸包着还烫手。骑出很远回头,还能看见巷口那棵歪脖子树的轮廓。或许下个雨天我还会再来,至少得搞明白为什么第二家的石榴树能长到叁层楼高,还有修鞋铺里那台用了四十年的老机器,齿轮转动的声响怎么会像在唱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