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余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200元一次服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4:30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就在新余火车站后头那片老巷子里,藏着不少白天黑夜都在忙活的人。我头回听说“小巷子200块钱一次”这事儿,还是从跑货运的老张那听来的。那天他卸完货,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,眯着眼说:“这地方啊,天黑以后才热闹。”

巷子口常年飘着炒粉的油烟味,混着铁轨传来的铁锈气,味道说不上好闻。下午四五点钟,就能看见些穿着打扮挺打眼的男女在巷子深处晃悠。有个总穿红裙子的女人,就爱靠在斑驳的墙面上玩手机,偶尔抬头瞟一眼路过的人。

巷子里的日常

老李在巷子口开了十几年杂货铺,他说这些人也是讨生活。“有的是从县里来的,租个小单间,一个月千把块租金,接个几单就回本了。”他边整理货架上的矿泉水边说,“200块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刚好是很多人能接受的价格。”

我见过一个穿着工装裤的年轻人,在巷子口来回走了叁趟,最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,快步走进去了。过了半个钟头再看见他时,他正低头匆匆往外走,衣领都还没完全整理好。

说实话,这种“附近街巷200元一次服务”能存在这么久,肯定有它的道理。价格透明,位置方便,对很多外来打工或者临时路过的人来说,省去了不少讨价还价的麻烦。有个在附近工地干活的师傅跟我说过:“累了一天,就想找个地方放松下,太贵的地方去不起,这里刚好。”

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这行。有个叫小梅的姑娘,干了两个月就不见了。听说是老家给她说了亲事,回去结婚去了。这种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,今天还在巷子里跟你打招呼,明天可能就再也见不着了。

夜幕下的光影

天黑以后的巷子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路灯昏黄,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有些窗户亮起暧昧的粉红色灯光,偶尔能听见楼上传来脚步声和隐约的说话声。

住在附近居民楼的王阿姨挺反感这些的。“晚上都不敢让孙女一个人下楼,”她皱着眉头,“这些人在楼道里进进出出的,谁知道安不安全?”但她也承认,这么多年了,倒也没出过什么大事。

巡警老周每周都会来转几次,大家都认识他。他不太管这些事,除非有人报警。“说白了,都是你情我愿的交易,”老周说,“只要不闹事,不扰民,我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。”

倒是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这些做“200元一次”生意的人,彼此之间还挺照应的。上次有个醉汉在巷子里闹事,几个姑娘一招呼,旁边几家店的人都出来帮忙,愣是把人给劝走了。

火车站附近的宾馆老板跟我说,有时候客人会打听“哪里有好玩的”,他们都会装糊涂。“不敢指这个路,万一出事担不起责任。”不过他也悄悄说,确实有不少客人是冲着这个来的。

现在城市改造,听说这片巷子明年可能要拆迁了。不知道到时候,这些藏在巷子里的生意会搬到哪里去。老张说,可能又会换个地方,继续着类似的营生。毕竟有这样的需求,就总会有人做这样的生意。

傍晚时分,我又路过那条巷子。夕阳把老旧的墙面染成橘黄色,那个穿红裙子的女人还在老地方站着,看见熟人经过,轻轻点了点头。巷子深处的炒粉摊开始生火,油烟味慢慢飘散开来,和往常每一个黄昏没什么两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