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图什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叁小时长途通话八百元
这两天刷手机,看到一条挺让人吃惊的消息:阿图什有个初中生,为了一通叁小时的长途电话,愣是花掉了八百块钱。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对吧?我当时第一反应也是,这孩子是不是被骗了?或者充游戏币去了?可仔细一看,还真是实打实的通话费。
说起来,现在咱们都习惯了微信语音、视频聊天,手指一点就能和天南地北的人唠上半天,根本不会去想话费的事儿。可就在我们觉得长途通话早就不是个事儿的时候,在有些地方,它依然是个需要掂量掂量的“大开销”。
那通电话背后藏着什么
我琢磨着,能让一个初中生咬牙花掉八百块也要打出去的阿图什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那头连着的人一定特别重要。可能是远在几千公里外打工的父母,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面;也可能是难得联系上一次的挚友,有非说不可的心里话。
记得我们小时候,家里装部固定电话都得排队等好久,打长途更是要掐着表计算时间。现在条件好了,反而容易忘记不是所有人都活在“无限流量”的世界里。这个学生的八百元,或许就是他攒了很久的零花钱,甚至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压岁钱。
你说他傻吗?可能有点。但那种迫切想要和某个人说说话的冲动,咱们多少都经历过。只是他付出的代价,着实让人心疼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邻居家的孩子,为了和在新疆工作的爸爸通个电话,每周都跑去镇上的公用电话亭。那时候话费贵,他每次就打五分钟,但就这五分钟,能让他高兴一整天。现在的孩子虽然条件好了,但那种对亲情、友情的渴望,其实从来没变过。
说到学生叁小时长途通话八百元,我在想,如果这孩子知道有更便宜的通话方式,会不会就不会花这个冤枉钱了?也许他所在的学校、社区,确实缺少这方面的信息和引导。
其实不管科技怎么发达,人和人之间最朴素的交流需求永远都在。只不过有时候,我们太习惯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就忘了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角落,有着不同的生活现实。
放下手机,我在想这个阿图什初中生的故事。那叁个小时里,他到底说了什么?是絮絮叨叨的日常琐事,还是埋藏心底的秘密?这八百元花得值不值,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但无论如何,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还存在的数字鸿沟,也照见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真实的情感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