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什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喀什学生课业辅导50元每小时
最近在喀什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——"喀什初中生一小时50元"。这个价格说的不是零花钱,而是课外辅导的行情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到时也愣了一下,现在孩子的补习费都到这个数了吗?
我家楼下就住着个初中生,叫艾力。有次在电梯里遇见他妈妈,聊起这事。她算着手指说:"数学、英语两门主课,每周各补两次,一个月下来就是1600块。"她苦笑着摇头,"这还没算买练习册的钱。"电梯门开了又关,我们站在楼道里,她的话让我想起很多。
这笔开销意味着什么
在喀什,很多普通家庭的月收入也就四五千。要是家里有两个初中生,光补习费就要吃掉大半工资。隔壁单元的买买提大哥在夜市摆摊,他说要卖300个烤包子才能挣回孩子一晚的补习费。说到这里时,他手上的扇子扇得更快了。
但奇怪的是,即便这么贵,找老师补课的学生反而越来越多。学校的王老师和我聊过,现在教材变难了,考试题型也活,家长自己根本辅导不了。她叹了口气:"上次家访,看到学生书桌上的卷子堆得比词典还厚。"
这种"喀什学生课业辅导50元每小时"的现象,其实挺矛盾的。家长们一边心疼钱,一边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艾力妈妈说过句实在话:"我们这辈人很多没读过多少书,现在能做的就是咬牙供孩子,让他们将来有更多选择。"
我认识的另一位家长更绝,为了省下这笔钱,自己重新捡起课本学初中数学。结果呢?才两周就放弃了。"不是不想教,"她无奈地笑,"是现在的解题方法和我们当年完全不一样了。"
说到这50元的价值,不同老师教的效果确实差很远。有的老师就是照着课本念,有的却能把难点讲得明明白白。家长群里常分享经验:李老师讲几何特别生动,张老师教作文有窍门。这些消息往往刚发出来,名额就被抢光了。
其实不光是家长焦虑,孩子们也累。艾力有次和我说,他最盼望的就是周末能睡个懒觉,而不是早上八点就要赶去老师家补课。但问他要不要停掉补习,他又摇头:"班上同学都补,我不去就跟不上了。"
这种你追我赶的状态,让"喀什初中生一小时50元"几乎成了标配。有时候我在想,这50元背后,装的到底是知识,还是大家的期待和焦虑?
现在走在喀什的街头,经常能看到背着书包匆匆赶路的学生。他们穿梭在老街和新城之间,从传统的巴扎走向现代化的补习班。这画面,像是这座古老城市正在经历的一个缩影。
或许有一天,当教育资源更加均衡,当评价体系更加多元,家长们就不用再为这"喀什学生课业辅导50元每小时"如此纠结了。但在那之前,这份投入,大概是无数家庭认为最不能省的开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