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车站旁小胡同游玩去处
刚出桂林车站,热浪和拉客的司机就一股脑涌了上来。我摆摆手,拖着箱子一头扎进了车站旁那条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巷子。说实话,每次来都匆匆路过,这次时间宽裕,我倒要看看,这车站旁小胡同游玩去处,到底藏着什么好玩的。
巷口很窄,仅容两叁个人并肩,头顶是横七竖八的老电线,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。往里走几步,车站的喧嚣瞬间就被过滤掉了大半,有种奇妙的隔世感。脚下的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坑洼处还积着前两天的雨水,倒映着两旁老房子的屋檐。
藏在市井里的烟火气
再往里走,生活的气息就浓了。一个婆婆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,慢悠悠地择着豆角;旁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桂剧,我听不懂,但觉得调子很有意思。空气里混着饭菜香、淡淡的霉味和植物清苦的气味,说不上好闻,但却很真实。这大概就是桂林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独有的魅力吧,它不是景点,就是当地人过日子的地方。
我注意到一家小店,门口支着个小煤炉,上面架着一口黑漆漆的锅,滋滋地响着。凑近一看,是在做桂林特有的马蹄糕。老板娘是个爽快人,一边麻利地操作,一边跟我搭话:“刚下火车?来块糕尝尝,清爽不腻嘴。”我买了一块,热乎乎的,咬下去软糯弹牙,清甜的马蹄粒在嘴里咯吱作响,确实比火车站里买的包装食品好吃太多了。
巷子深处,有几个老人家围在一张小石桌旁下象棋,战况似乎很激烈,谁都没空搭理我这个路过的陌生人。旁边还趴着一只大黄狗,懒洋洋地甩着尾巴,对我的经过只是抬了抬眼皮。这种悠闲,和几步之外车站里行色匆匆的人群,简直是两个世界。我忽然觉得,所谓游玩,不一定非要去打卡什么名山大川,像这样找个地方发发呆,看看别人怎么生活,也挺好的。
走到一个岔路口,我随便选了左边那条更窄的。这里的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,两边的墙壁靠得很近,爬满了绿油油的青苔和不知名的藤蔓。墙上还残留着一些几十年前的标语字迹,模糊得快要认不出来了。我用手摸了摸那粗糙的墙面,凉丝丝的,好像在触摸一段被封存起来的时间。
正当我沉浸在这种怀旧情绪里时,一阵孩子的笑闹声把我拉了回来。前面有个小小的空地,几个小孩正在玩跳房子,画在地上的格子都已经看不太清了。他们也不在乎,照样玩得满头大汗,笑声清脆得能把人的心都洗净了。这场景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是这样在巷子里疯跑,好像全世界的快乐都装在一条小小的胡同里。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不是那种晃眼的路灯,而是从各家窗户里透出来的、温温和和的光。我又闻到了更浓郁的饭菜香,还听到了家长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。该走了,我心里有点不舍。这条看似普通的桂林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给了我一种意外的踏实和温暖。
重新回到车站广场,周围一下子又变得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。我回头望了望那条已经隐没在夜色中的巷口,像一个秘密的入口。下次如果再路过桂林车站,我想我还会再拐进去看看,去看看那下棋的老人还在不在,那马蹄糕的香味变了没有。有些地方,它不在攻略书上,却偏偏能留在你的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