邳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当地中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33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在邳州街头巷尾,总能听见街坊邻居在聊一个新鲜事——有初中生拿着手机,明码标价地提供“陪聊服务”:一百块钱,能陪你聊上整整叁个钟头。乍一听觉得挺离谱的是吧?小孩子家家的,怎么做起这种生意来了?

我家楼下小卖部的王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:“就老刘家那初二小子,上个礼拜靠这个挣了叁百块!你说现在这孩子脑子咋这么活络?”我听着将信将疑,决定找几个相熟的家长打听打听。

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

没想到一打听,还真不是空穴来风。李姐家闺女在实验中学读书,她说班上好些同学都知道这个“邳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”的事。“倒不是真缺那点钱,就是觉得好玩。”李姐转述她闺女的话,“而且找他们聊天的人还挺多,有的聊学习压力,有的聊家里的事,稀奇古怪什么都有。”

我在菜市场碰到刚放学的小浩,这孩子倒是实在:“叔叔,确实有人这么做,但我没参与。我们班长大壮接过两单,他说有个阿姨就是儿子在外地上学,想找同龄人说说话。”
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原来这不只是小孩子闹着玩,还真能满足一些人的情感需求啊。

换个角度想想,现在的中学生压力确实大,课业重,有时候和父母说不上几句话。要是真有个能耐心听他们唠叨叁个小时的人,花一百块钱好像也不贵?不过这钱来得是不是太容易了点?

藏在背后的那些事

我跟在高中当心理老师的表妹聊起这个“当地中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”现象,她一点不惊讶:“现在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成熟,也比我们想象的孤独。”她说有时候孩子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人说话,就会想办法找别的出口。

不过表妹也提醒,这种没监管的电话陪聊存在隐患:“万一来电的是不怀好意的人呢?初中生社会经验不足,很容易被带偏。”

这话在理。我忽然想起前阵子看新闻,外地就有类似的陪聊服务演变成诈骗案件。孩子们涉世未深,光想着挣钱好玩,哪知道社会上人心复杂。

而且这么一来,会不会有孩子本末倒置,把学习撂一边,整天琢磨怎么靠聊天挣钱?这“邳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”的话题,细想起来还真是让人放心不下。

昨天遇到社区工作人员小张,他说他们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了,正在商量怎么引导。“不能一棒子打死,但也不能放任不管。”小张说他们打算在社区搞个“倾听角”,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发挥这个特长。

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。既认可了孩子们愿意倾听、陪伴的价值,又保证了他们的安全。要我说啊,这些初中生能想到用这种方式,说明他们挺有想法的,就是需要大人往正道上引一引。

说到底,这个“当地中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”能火起来,不就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活得太累,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难找吗?要是家里大人能多抽点时间陪孩子说说话,要是学校能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,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孩子跑去电话里找陌生人倾诉了。

看着街上那些穿着校服、边走边笑的孩子们,我在想,他们这个年纪本该无忧无虑的,现在却要面对这么多我们当年想都想不到的新问题。这个世界变化太快,我们做家长的,真得加把劲跟上才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