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山品茶工作室,阿尔山茶艺馆雅集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4:59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阿尔山品茶工作室那扇原木门时,扑面而来的茶香像山间晨雾般轻柔。窗外还能望见覆着白雪的峰顶,屋里却是另一番天地——炭炉上坐着咕嘟冒泡的陶壶,博古架上错落摆着不同年份的普洱饼,墙上挂着毛笔写的茶诗。这里不像个店铺,倒像哪位懂生活的朋友家的茶室。

店主是个穿棉麻衫的年轻人,正用竹夹烫洗茶具。“试试刚到的凤凰单丛?”他递来一盏蜜黄色的茶汤。呷一口,那股兰花香在齿间流转,瞬间明白了什么叫“茶遇有缘人”。

茶汤里的慢时光

常来的张老师说,他每周叁下班必来坐两小时。“在这品茶工作室待久了,连手机都忘了看。”他转动着手中建盏,“你看这茶汤颜色像不像林场的晚霞?”确实,橙红透亮的汤色里,仿佛能看见阿尔山深秋的白桦林。

最热闹要数每月末的阿尔山茶艺馆雅集。那次赶上元宵节,蒙古族姑娘带来奶茶砖,南方客商拿出私藏的老六堡,退休地质教授竟用玄武岩茶盘泡茶。“这石头就采自阿尔山火山群,”他敲敲茶盘,“亿万年前的岩浆,现在托着这杯碧螺春。”众人都笑,说这茶喝出了沧海桑田。

记得有个雨夜,来了位满脸疲惫的摄影师。店主默默沏了壶陈皮普洱。叁泡过后,他突然说:“在山上蹲了七天没拍到雪豹,但刚才看着茶叶舒卷,倒想明白些事。”后来他成了常客,总带着沾满草屑的裤脚和满储存卡的照片来喝茶。

茶香漫过石板路

开春时我们搞过露天茶会。长条木桌摆在工作室门口,用的是当地白桦木削成的茶托。煮的是蒙古奶茶,配着奶豆腐和炒米。路过采山珍的大娘凑过来喝了一碗,用围裙擦着手说:“比我家煮的还香嘞!”那天的茶香混着松针气息,飘过了整条石板路。

茶艺师小婉最拿手的是“四季茶序”。春天用玻璃杯冲龙井,看茶叶竖立如春笋;夏天冰萃乌龙盛在粗陶碗里;秋夜必煮老白茶配着烤松子;冬日则围着泥炉烤茶,顺便烤几个土豆。她说阿尔山的四季都该有茶味,这话听着就让人心生暖意。

货架上那些贴着 handwritten标签的茶罐也各有故事。那罐贴着“2023初雪”的滇红,真是初雪那天开封的;写着“松涛”的台湾乌龙,总让人想起林海松风。来过的人都说,这儿不单是阿尔山品茶工作室,更像用茶汤绘制的风物志。

暮色染红窗棂时,常能看见这样的画面:游客学着用茶则取茶,当地老人握着暖手的茶杯,几个年轻人争论着哪泡茶回甘更久。茶香袅袅间,天南地北的陌生人,都成了分享同一壶茶的朋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