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马做服务的小巷子,侯马小巷服务点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22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侯马这座小城,总有那么些角落藏着意想不到的烟火气。那天我只是想去老街买点东西,拐进一条不常走的小路,却无意间发现了侯马做服务的小巷子。巷口窄得差点错过,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。

巷子不深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平房,墙上爬着些叫不出名字的藤蔓。才上午九点多,各家店铺已经忙活开了。修鞋的老大爷正给客人量鞋码,旁边裁缝铺的阿姨踩着缝纫机,哒哒的声音听着特别踏实。

巷子里的手艺人们

我站在修鞋摊前看了会儿,大爷头也不抬:“姑娘,修鞋得等二十分钟。”我说不急,他就指了指旁边的小马扎。等着的时候,我发现这侯马小巷服务点还真齐全——往里头走几步,有理发店、家电维修,甚至还有一家专修老式钟表的。

巷子中间有家理发店,老师傅正在给一位大爷剃头。那把推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,可老师傅的手特别稳,边剃边和客人聊着家常。我忽然想起现在街上那些装修时髦的理发店,进去就得办卡,理个发动不动上百块。可这里,老师傅剃个头才十五块,手法还特别细致。

修鞋大爷忙完手里的活儿,接过我的鞋看了看:“这跟磨偏了,得换个底。”他说话时眼睛一直认真端详着鞋子,那种专注让我觉得特别安心。

巷子里的节奏很慢,慢得让人忘了外面世界的喧嚣。老师傅剃完头,会用热毛巾给客人敷一下脖子,这个细节现在很少见到了。家电维修的小伙子正专心致志地拆开一个老式收音机,他说这是邻居张奶奶的宝贝,用了叁十多年,舍不得扔。

我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,碰见了住在附近的李阿姨。她说这条巷子可有年头了,她小时候就在这儿剪头发、修鞋。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来这种地方了,可我们这些老街坊就认这儿。”她指了指旁边的裁缝铺,“上周我女儿非要给我买件新衣服,我说不用,找陈师傅改改旧的,穿着更舒服。”

确实,这条侯马做服务的小巷子像个时间胶囊,把那种老式的服务态度完整地保存了下来。这里没有花哨的广告,靠的都是街坊邻居的口口相传。每个店主都是多年的老师傅,做的都是熟客生意。

钟表店的老师傅给我看了他正在修的一座老座钟,说是民国时期的。“现在会修这个的人不多了。”他说话时眼神里透着自豪,“但我就是喜欢听这些老钟表重新走起来的声音。”

中午时分,巷子里的忙碌劲稍微缓了下来。修鞋大爷拿出自带的午饭,是一盒简单的面条。他看见我还在这附近转悠,笑着问:“是不是觉得我们这儿挺有意思?”我点点头。他说:“现在这样的地方确实不多了,但我们这些人,就是舍不得放下手艺。”

离开巷子时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这条不起眼的侯马小巷服务点,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注脚,记录着最朴实的生活需求。它可能不够时尚,不够光鲜,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度,那种对手艺的坚守,让人觉得特别珍贵。

我想,这样的地方之所以能一直存在,大概是因为总有人需要这种踏实的感觉吧。就像那位修钟表的老师傅说的,有些东西虽然旧了,但修一修,还能用很久。这个道理,放在这些老手艺、老服务上,好像也一样适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