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同城喝茶上课,南充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34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朋友圈总刷到“南充同城喝茶上课”的消息,好奇点进去看了几次,发现这还真是个挺新鲜的事儿。说是上课,其实更像老友聚会,只不过地点从咖啡馆换到了茶室,手里捧着的不是拿铁而是青瓷盖碗。

记得上周末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参加了在西山茶舍的一场活动。推开木门就闻到一股清雅的茉莉香,十来个人围坐在长茶桌旁,主理人正在讲解如何辨别川北特产的茉莉花茶。他捏起几片茶叶放在掌心:“你们看这个形状,卷得像小螺蛳,这是手工揉捻才有的特点。”坐在我旁边的大姐忍不住凑近闻了闻:“哎哟,这个香气和我们小时候喝的真像!”

茶香里的城市记忆

说来有趣,在座的几乎都是南充本地人。聊起喝茶习惯,城南的张叔说他们家叁代都爱喝沱茶,城北的李姐却坚持说蓬安明前茶才是心头好。主理人笑着给我们续水:“其实咱们南充每个区县都有自己偏爱的茶,就像口音似的,细细品都能尝出差别。”他顺手展示了一套长嘴铜壶斟茶的手法,水流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,稳稳落进茶杯里,半点不洒。

这种南充本地品茶学习交流最打动我的,是那种恰到好处的亲切感。不像正经课堂要记笔记,也不像茶艺表演那么有距离。期间有个小伙提问:“为什么我泡的茶总带涩味?”主理人直接把他请到茶席主位,手把手调整水温:“你摸摸看,现在这个温度是不是刚好?”那小伙恍然大悟:“原来不能等水完全沸腾啊!”

茶过叁巡,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。从茶叶保存聊到茶点搭配,从唐宋煎茶谈到现在流行的冷泡茶。穿格子衫的年轻茶友分享了他的发现:“我在北湖公园发现棵老茶树,昨天刚试制了点手工茶,下周带来给大家尝尝。”这话引得众人都笑起来,茶室里满是快活的空气。

最近两个月,这样的活动在南充渐渐多了起来。有时在模范街的百年茶庄,有时在嘉陵江边的露天茶座。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——有时专注品鉴单枞茶,有时探讨茶席插花,最近还有场结合中医知识的节气茶会。不过核心始终没变,就是让喝茶这件事回到街坊邻里的日常生活里。

那天临走时,主理人送了我们每人小包茶种:“这是本地茶农新培育的品种,大家回去试试盆栽。”现在我的窗台上就放着那盆茶苗,每次浇水都会想起茶室里氤氲的水汽和那些生动的脸庞。或许这就是南充同城喝茶上课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不止教会我们认识茶叶,更重新连接起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真实互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