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明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叁明学生800元通话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7:03:36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就在上周五晚上,我们小区老陈家上初叁的女儿小雯,因为一通电话被扣了整整八百块话费。当时她妈妈查手机账单时,声音都抖了:"叁个小时电话费抵我半个月菜钱!"

事情是这样的。小雯在班级群里看到个"充50送100"的链接,小姑娘没多想就点了。结果第二天接到个陌生号码,对方自称是某明星后援会工作人员,说小雯被抽中成为幸运粉丝,只要保持通话满叁小时就能拿到签名照和周边礼物。孩子举着手机在阳台从下午叁点聊到天黑,直到手机没电自动关机。

后来去营业厅打详单才发现,那根本不是什么粉丝热线,而是境外收费电话。每小时折合两百多的话费,把全家人都吓懵了。小雯爸爸气得在客厅转圈:"现在这些骗局怎么专盯着初中生下手?"

藏在手机里的消费陷阱

营业厅工作人员悄悄告诉我们,最近叁个月接到过六七起类似的投诉。有孩子为抢游戏装备被扣了叁百,有为听网红直播刷掉五百。最离谱的是有个男孩,相信"通话满两小时送手机"的骗局,结果欠费一千多。这些孩子都和小雯差不多年纪,用的也都是家长副卡。

小雯后来红着眼睛说,对方特别会哄人。先是夸她声音好听,又说她答题反应快,慢慢就把话题引到充值送礼上。"他说马上要截止登记了,让我千万别挂电话..."孩子抹着眼泪,"我当时光想着那张签名照,根本没算过叁小时通话要多少钱。"
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现在孩子课余时间抱着手机太普遍了,可他们对电话费压根没概念。就像我侄女,总觉得话费和流量都是"手机自己长的"。

那天在营业厅,看见小雯妈妈握着那张话费单,手指捏得发白。八百块对这个工薪家庭不是小数目,够买半年教辅书,够上两期补习班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孩子接下来半个月都不敢碰手机了,连同学打电话来问作业都会紧张。

其实静下来想想,我们小时候也被路边"抽奖"骗过零花钱。只不过现在骗局搬到了手机上,代价从几块糖果变成了真金白银。那些骗子太懂怎么利用孩子的单纯了——用明星当诱饵,用限时优惠制造紧迫感,说话语气还特别真诚。

后来小区几个家长凑在一块儿说起这事,发现每家都遇到过类似情况。李姐家儿子因为"游戏客服"电话被扣了二百;张工的女儿相信"充值返现"骗走叁百。大家商量着,得找时间给孩子好好讲讲话费常识。比如接到陌生号码要警惕,遇到让长时间通话的要留个心眼,最重要的是——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这事过去一周后,我在超市遇见小雯妈妈。她说最后追回来五百块,是投诉到通信管理局才解决的。但孩子到现在还闷闷不乐,总觉得自己给家里添了麻烦。"就当花钱买教训吧,"她叹了口气,"就是这学费交得有点贵。"

走出超市时,我看见几个穿校服的初中生正边走路边刷手机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那些亮着的屏幕像一个个看不见底的黑洞。或许我们都该想想,在给孩子手机的同时,是不是忘了配上把"保护锁"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