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喀则品茶课程工作室,日喀则茶艺学习工作室
走进日喀则品茶课程工作室,一股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。墙上挂着唐卡和茶叶图谱,藏式矮桌上摆着各式茶具,让人一下子静下心来。
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,我连绿茶红茶都分不太清楚。老师是个年轻的藏族姑娘,她笑着说:“别着急,茶就像朋友,需要慢慢认识。”她手把手教我们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每个动作都轻柔得像在对待宝贝。
从陌生到熟悉的味道旅程
在日喀则茶艺学习工作室的日子,我才发现茶的世界这么丰富。原来普洱茶有生熟之分,铁观音居然有“七泡有余香”的说法。最让我惊讶的是,藏族同胞煮茶时会加盐,这和内地的喝茶习惯很不一样。
老师常说:“你们看,这片茶叶从采摘到制作,经过了多少双手。”她轻轻转动手中的茶杯,“喝茶不只是解渴,更是在品味这份来之不易。”
慢慢地,我学会了辨认不同茶叶的香气。绿茶的清新,红茶的醇厚,白茶的淡雅,每一种都像在讲述不同的故事。有时候闭上眼睛,光是闻香就能猜出是什么茶了。
茶香里的温暖时光
在这个工作室里,最让人留恋的不只是茶香,还有那份亲切的氛围。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员围坐在一起,品着刚泡好的茶,聊着各自的生活。藏族阿妈会分享她煮酥油茶的秘诀,年轻人则讨论着怎样把传统茶艺变得更时尚。
有个周末下午,窗外飘着细雨,我们正在练习冲泡技巧。老师突然说:“你们知道吗?在日喀则,喝茶是件很日常的事,但正是这些日常,组成了我们的生活。”她的话让我想了很久。
现在每次泡茶,我都会想起在工作室的那些午后。温热的茶汤入口,不仅暖了胃,更暖了心。或许这就是茶艺的魅力——它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,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温暖。
前几天又路过那里,看到新一批学员正认真学着茶艺。他们专注的神情,和当初的我们一模一样。日喀则品茶课程工作室就像个老朋友,始终在那里,用茶香迎接每一个想要慢下来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