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屯场子不限次喝茶,奎屯茶座不限次数品饮
奎屯这座小城总是慢悠悠的,街边的白杨树在风里沙沙作响。当地人最爱说:"走,场子里喝茶去!"这里的茶馆不像大城市那么精致,木桌子长条凳,搪瓷杯里飘着粗茶的香气。最有意思的是那种不限次数的喝茶方式,交十块钱就能从早坐到晚。
记得第一次跟着王大爷进茶馆时,我还纳闷这生意怎么挣钱。老爷子眯着眼笑:"小伙子,你以为人家光靠茶钱过日子?"果然,隔壁桌的几位大叔从晌午坐到日落,期间加了叁次开水,还让伙计跑了趟隔壁买馕。老板压根不催促,偶尔还过来添把瓜子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奎屯茶座不限次数品饮这事儿,说到底是个交情买卖。常客们早就和老板处成了老相识,今天你家孙子满月,明天他家闺女出嫁,都在茶桌上说道。有回我看见个大叔独自坐着,面前那壶茶续了五六回水,颜色都淡了还舍不得走。后来才知他刚退休,在家呆着闷得慌,反倒是在这闹哄哄的茶馆里能找到人说话。
这种奎屯场子不限次喝茶的规矩,倒是成全了不少缘分。东街开超市的李婶就是在茶馆认识了她现在的合伙人,西关修车的张师傅每周末都在茶馆等活儿。茶叶在壶里浮浮沉沉,人们的故事也跟着起起落落。
现在新开的茶楼都讲究什么套餐定制,可我总觉得少了点味道。还是老场子自在,衣服沾了茶渍没人笑话,说话声大了没人侧目。上次见到个年轻人抱着笔记本在茶馆工作,结果被邻桌大爷拉着下了叁盘象棋,最后竟把电脑收起来专心研究马后炮了。
黄昏时分最是热闹,下班的人们顺道过来歇脚,茶香混着烤包子的香气飘满整条街。老板提着大铜壶穿梭在桌椅间,看见谁的茶杯空了就顺手满上。这时节的奎屯茶座不限次数品饮更像是个驿站,让忙碌一天的人们有个喘气的空当。
或许正是这份不拘束,让奎屯的茶馆始终冒着热气。不像那些网红茶室要预约要限时,这里永远给客人留着添开水的余地。记得有天下雨,有个避雨的路人被招呼着坐下喝茶,后来竟成了常客。你说这算不算茶香引来的缘分?
如今城里新开了家现代化茶饮店,玻璃幕墙亮堂堂的,菜单上写着"限时90分钟"。经过时我总会想起老场子里那些慢悠悠的茶客,他们用一下午时间品一杯茶,却品出了生活的真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