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本溪小巷情缘何处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06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本溪这座山城啊,总有些弯弯绕绕的老巷子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头探出几枝槐树叶子。常有人念叨:本溪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些巷子深处。

我认识个跑外卖的小哥,他说最怕接老巷子的单子。门牌号模糊不清,七拐八拐像走迷宫。可去年夏天,他却在送餐时撞见桩趣事——有位老太太天天定点给隔条巷子的老爷子点碗馄饨,订单备注永远写着:“不要香菜,多放虾皮”。后来才知道,老爷子年轻时总在巷口馄饨摊等她下班,如今老伴走了叁年,这个味道成了最笨拙的想念。

巷口风铃响了叁声

钢厂退休的李师傅有绝活,会修那种老式座钟。他的修理铺藏在巷尾,每天清早准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。有回钟摆坏了,他蹲在门口琢磨,斜对门买菜的阿姨经过时随口说:“怕是发条松了。”两人就着钟表机理聊开了,后来阿姨每天买菜回来,都在他铺子前歇歇脚。现在经过那巷子,能看见修理铺窗外挂了串风铃,说是阿姨年轻时在青岛海边买的。

你说这本溪小巷情缘何处寻?它不要你刻意去找。可能就在你蹲着修自行车时,邻居递来扳手的瞬间;或是在雨天的巷口,有人把伞往你这边偏了偏。这些细碎的时刻,比电视剧里的桥段真实得多。

城南有条特别窄的巷子,得侧身才能过两个人。去年冬天积雪,卖糖葫芦的老赵和煎饼摊的刘姐卡在巷子中间,一个推着车要往东,一个挑着担要往西。僵持了半天,老赵忽然从草靶子上拔下串糖葫芦:“先吃着,我退出去。”后来这条巷子的人常看见,刘姐的煎饼摊总给留着最脆的馃篦儿,老赵的糖葫芦也永远有串去核的山楂。

黄昏时分的巷子最有味道。放学的小孩窜来窜去,厨房飘出炝锅的香气,谁家收音机在放评戏。住在这里四十年的张奶奶说,她当年就是在家门口纳鞋底时,看见巷子那头走来个穿工装的小伙子,胸前的厂徽在夕阳底下反光。“哪像现在年轻人动不动要房要车,那时就觉得他走路姿势特别精神。”

如今巷子拆了不少,剩下的大多改了面貌。可是你仔细听,那些磨光的石阶、生锈的报箱、裂缝里的青苔,都还留着故事的余温。本溪巷子里的爱情从来不张扬,它像墙根下的牵牛花,安静地开着,等路过的人不经意间瞥见。

前两天看见修鞋的孙伯在教新搬来的年轻夫妻腌酸菜,叁个人围着小缸说说笑笑。忽然就明白了,所谓本溪小巷情缘何处寻,或许寻的不是爱情本身,而是这种细水长流的温度。它在晨光熹微的菜市场,在午后斑驳的树影下,在夜晚亮着的那盏归家灯火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