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城学生交易现象,韩城学生交易内幕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沉重。前几天路过韩城大学城后街,晚上九点多,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便利店门口抽烟,眼神时不时飘向过往的车辆。其中有个穿校服的女孩,低着头不停看手机,脚上的帆布鞋都开胶了。
附近餐馆老板和我熟,趁结账时压低声音说:“这些孩子等‘兼职’呢。”他特意在“兼职”两个字上顿了顿。我顿时明白了他在说什么——这就是大家私下议论的韩城学生交易现象。
夜幕下的另一个世界
说来你可能不信,这种现象在韩城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。通常晚上十点后,大学城周边的几条街就开始热闹起来。学生们叁叁两两出现,有的站在路灯下,有的坐在24小时快餐店里。他们看起来和普通学生没两样,背着双肩包,手里还拿着书本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,他们的表情不太对劲——那种故作轻松的紧张,假装成熟的眼神。
我试着和一个男生聊过。他叫小李,大二,说是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用。“就陪人吃吃饭、唱唱歌,一晚上能挣五百。”他说得轻描淡写,但手指一直搓着衣角。我问他不害怕吗,他苦笑:“怕啊,可又能怎么办?家里条件不好,总不能一直跟同学借钱。”
这种韩城学生交易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。不全是经济原因,也有学生是因为迷茫。有个女生直接说:“就是觉得无聊,想找点刺激。反正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,不如趁现在多认识点人。”
藏在手机里的秘密
现在的交易方式早就升级了。以前还得靠熟人介绍,现在全部转到线上。某些社交平台上有专门的群组,用暗语交流。“家教”、“伴游”、“私人助理”,这些都是代号。要进入这些群组还得有人担保,警惕性很高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这些活动正在变得公开化。就在上周,我在一个本地论坛里看到有人明目张胆地发帖:“招大学生陪同商务洽谈,日结八百。”下面跟帖询问的人还不少。这种韩城学生交易内幕,其实就差一层窗户纸了。
有个中途退出的学生告诉我,最开始真的以为就是普通兼职。“第一次就是去陪客户吃饭,后来要求越来越多。想退出时,对方威胁要把偷拍的视频发到学校论坛。”他说这些时,声音都在发抖。
其实很多孩子一开始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。觉得就是陪聊天、陪吃饭,来钱快又轻松。等发现不对劲时,已经陷得太深了。
学校方面也不是完全不知情。辅导员私下会找一些学生谈话,但效果有限。有个辅导员很无奈:“我们不能没证据就随便处理学生,而且很多孩子特别抵触谈话,觉得我们在多管闲事。”
更麻烦的是,有些商家专门利用学生的弱点。假装招聘正规兼职,实际上把人往歪路上引。等学生反应过来,已经把柄在人家手里了。
写到这里,我想起那个开胶的帆布鞋女孩。她可能只是为了买双新鞋,或是给家里减轻负担。但这条路走下去,代价太大了。我们这座城市,是不是该做点什么?家长、学校、社会,能不能给这些年轻人更多选择?
路灯下的影子越拉越长,便利店门口的年轻人还站在那里。他们的故事,不该这样写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