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口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,周口哪些小巷已开门迎客
这几天总听邻居念叨,说周口老街那边不少巷子重新开张了。我寻思着,这得去转转啊,毕竟好些年头没见着那些老巷子热闹起来了。
说起周口的老巷子,那可是藏着不少人的童年记忆。青石板路走着硌脚却亲切,斑驳的墙面记录着岁月的痕迹。现在听说有些巷子重新营业,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。
巷子里的新气象
从老街口往里走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修鞋摊王大爷。他边敲着鞋跟边说:“我这摊子可算能重新开张了,街坊们都说没地方修鞋。”隔壁的李婶正在收拾她的针线铺,看见我就招呼:“来来来,看看新进的布料,都是街坊们喜欢的款式。”
再往深处走,香味扑鼻而来。原来是张家祖传的烧饼铺子开炉了。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,咬一口满嘴香。张老板边揉面边说:“停业这些天,老顾客天天来打听什么时候开门。”
拐角处的修表店也亮着灯,老师傅戴着单眼放大镜,正小心翼翼地调试着表芯。他说:“这手艺可不能丢,街坊们的手表都等着修呢。”
要说最让人惊喜的,还是巷子深处那家旧书店。老板把藏书都搬出来晒,说是怕受潮。随手翻开一本旧书,里面还夹着多年前的梧桐叶书签。
老手艺新活力
在巷子里转悠时,正巧遇见社区的工作人员。他介绍说,这次重新营业的小巷,大多保留了传统特色。像是那家老式理发店,还是用着推子剪刀,不是电动工具。顾客多是老人家,就认这个老理。
不过也有新变化。不少店家学会了用手机接单,巷口还新装了照明灯。既保留了老味道,又添了些便利。
让我意外的是,好些年轻人也在这里开店。有做手工皮具的,有开茶艺工作室的,都给老巷子注入了新活力。他们都说喜欢这里的氛围,虽然店面不大,但邻里关系特别暖和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。叁叁两两的居民出来散步,不时在熟悉的店铺前驻足闲聊。这份久违的热闹,让整条巷子都活了起来。
往回走时,看见几个小朋友在巷子里踢毽子,咯咯的笑声回荡在青石板路上。这场景,让人恍惚回到了从前。或许,这就是老巷子最珍贵的味道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