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口大学城后街的服务,学子生活圈的便利
傍晚时分,龙口大学城后街又开始热闹起来。下课铃响过不久,叁五成群的学生背着书包,说说笑笑地涌进这条不宽不窄的街道。空气里飘着铁板烧的滋滋声,奶茶店的叫号声,还有复印机运转的嗡嗡声——这条街就像个五脏俱全的小世界,静静守在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。
说起这条街的店铺,那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老张的打印店开了八年,打印机都换过叁轮,可价格还是那么实惠。“学生娃不容易,”他常一边装订论文一边说,“我这儿打印一毛五,别处都两毛了。”往西走二十米是李阿姨的裁缝铺,改个裤脚五块钱,钉个扣子从来不收钱。最让学生们暖心的是,她总在店里备着针线盒,谁的衣服开了线都能免费缝两针。
那些暖心的瞬间
记得去年冬天,外语系的小王急着赶早课,把装满复习资料的鲍盘落在打印店。老张发现后,通过学生证信息联系到辅导员,赶在考试前把鲍盘送回小王手里。这种小事在后街再平常不过——修手机的小刘总会给贫困生打折,水果摊的老板娘会把最新鲜的苹果留给常来的学生。
这条街的服务有个特别之处:店家们都摸透了学生的作息。考试周打印店通宵营业,开学季文具店备足货,连麻辣烫摊主都记得常客的口味。这种默契不是一天形成的,是经年累月的相处中慢慢养成的。学生们也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,毕业后返校,总要来回味熟悉的味道,看看熟悉的店家。
现在后街也在悄悄变化。去年开业的共享自习室成了新宠,里面不仅有舒服的座位,还提供免费咖啡和充电插座。旁边新开的健身工作室,专门针对学生推出了平价月卡。这些新业态与传统小店相映成趣,共同织就了更丰富的服务网络。
夜幕降临,后街的灯火次第亮起。奶茶店门口排起小队,书店里坐着安静阅读的身影,干洗店前的架子上挂满待取的衣服。这些看似琐碎的服务,拼凑起来就是学子们完整的生活图景。龙口大学城后街的服务或许平凡,却实实在在地温暖着每一个求学在外的年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