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1:26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盏温暖的灯光

傍晚五点半,我习惯性地拐进延吉女子学院的后街。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围墙爬满了常春藤,把天空剪成细细的一条。下课铃刚响不久,叁叁两两的女学生说着笑着从身边经过,书包上的挂饰叮当作响。我熟门熟路地走到巷子中段,那家没有招牌的茶室就在老槐树下。

推开门,风铃“叮铃”一声。老板娘正在柜台后烧水,蒸汽氤氲着她的圆框眼镜。“老位置?”她头也不抬地问。我“嗯”了一声,在靠窗的竹椅上坐下。这个位置能看到整条后街——卖辣炒年糕的小摊刚支起锅,书店老板在门口摆打折的书,还有那些刚从自习室出来的学生,站在路口犹豫今晚该吃什么。

第一泡茶是铁观音。老板娘拎着铜壶过来,高高冲入盖碗,茶香“噗”地散开,像把整个春天的山野都装进了这间小屋。她说这茶是福建朋友寄来的,今年的春茶。“你尝尝,跟去年那批不一样。”我小口啜着,确实,回甘更明显些,喉底凉丝丝的。

窗外,几个女生正在奶茶店前排队。她们讨论着明天的辫谤别蝉别苍迟补迟颈辞苍,其中一个急得直跺脚,说笔笔罢还没做完。我想起自己大学时也是这样,总是拖到最后一刻,然后在宿舍熬夜到天亮。现在工作了,反倒怀念起那种有诲别补诲濒颈苍别催着的日子。

第二泡茶味道正浓。茶汤金黄透亮,我捧着杯子暖手。这时注意到斜对角坐着一对母女,母亲大概五十多岁,女儿穿着校服。“妈,我真想每天都能这样喝茶。”女儿说。母亲笑着摸摸她的头:“等你考上大学,妈天天来陪你喝。”我突然想起,这场景似曾相识——叁年前,我也常和母亲在这里喝茶,那时她总说:“别给自己太大压力。”

老板娘又送来一碟南瓜子。“免费的。”她说,“今天生意好,上午来了批订毕业纪念茶的学生。”我磕着瓜子,想起即将到来的毕业季。这条后街的茶馆,每年这时候都会特别热闹,然后又突然安静下来。学生们在这里留下最后的校园记忆,然后各奔东西。

茶泡到第五道,味道淡了,但另有一种清甜。天色完全暗下来,后街的灯一盏盏亮起。那家十年不改配方的炸鸡店排起了队,文具店在清仓处理笔记本。几个女生抱着书走进茶室,点了壶普洱茶,说要通宵复习。她们认真讨论问题的样子,让人不忍心打扰。

我起身结账时,老板娘正在教一个新来的兼职生怎么控制水温。“绿茶不能用沸水,会把茶烫坏了。”她说得很耐心,就像当年教我一样。其实我到现在还是分不清各种茶的冲泡温度,每次来都让她帮着泡。

推门出去,晚风带着点凉意。回头看了眼茶室的灯光,暖暖的,像永远会为晚归的人亮着。我知道下周这个时候,我还会来,还是老位置,还是要一壶铁观音。有些习惯一旦养成了,就改不掉了。比如在这条熟悉的后街喝茶,比如贪恋这份烟火气里的安宁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