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品茶上课,黄冈茶艺学习体验
那片叶子的故事
说实话,之前朋友拉我去参加“黄冈品茶上课”时,我脑子里想的还是那种严肃的课堂,老师在上面讲,我们在下面记笔记。可当我真正走进那个充满茶香的空间,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授课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师,年纪不大,但手法特别老道。她没急着给我们讲大道理,而是先给每人发了一小撮干茶叶,让我们放在手心感受。“别急着喝,”她笑着说,“先听听它的故事。”我低头看着手里那些卷曲的墨绿色叶片,突然觉得它们好像真的在说话——对于山间的晨雾,对于采茶人的指尖温度。
温具、置茶、冲泡、奉茶,每一个动作都像在完成一个仪式。陈老师强调说,这不是表演,而是对茶和人的一种尊重。我学着她的样子,让水流沿着杯壁缓缓注入,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像刚刚睡醒的精灵。这个过程很奇妙,能让你不自觉地安静下来,心也跟着沉静了。
当第一泡茶汤入口,那种鲜爽的滋味让我有点惊讶。和平时牛饮解渴完全不同,你能清晰地感受到香气在口腔里一层层散开,从舌尖到喉底,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体验。陈老师在旁边轻声提醒:“别急着咽下去,让它在嘴里多待会儿。”这个建议让我发现,原来喝茶真的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。
整个黄冈茶艺学习体验中,最打动我的是陈老师分享的一个小细节。她说她学茶的第一课,老师让她反复练习注水,就为了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水流和角度。“那时候觉得枯燥,现在才明白,所有的‘道’都在这些最基础的功夫里。”这话让我想了很久,我们平时是不是太追求速成,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功夫?
那天下午,我们尝了叁种不同的茶。有意思的是,每个人泡出来的味道都略有不同。陈老师说,这和每个人的心境、手法都有关系。“茶就像一面镜子,你急躁,它便苦涩;你平和,它便甘甜。”我试着调整呼吸,放慢动作,果然,再次冲泡出来的茶汤柔和了许多。
不知不觉,叁个小时就过去了。走出教室时,我手里还端着最后那杯渐渐凉下来的茶。街上的车流声重新涌入耳朵,但心里却出奇地安静。这次黄冈品茶上课给我的,不只是一些泡茶的技巧,更像是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,悄悄开了一扇窗,透进来一丝清凉的风。
现在我偶尔也会在家里摆开茶具,学着那天下午的样子,给自己泡上一壶。水沸的声音,茶叶舒展的姿态,还有那第一口茶汤的滋味,总能让我想起那个充满茶香的午后。也许这就是黄冈茶艺学习体验最珍贵的部分——它给了我们一个理由,在快节奏的日子里,心甘情愿地慢下来。